“杨长史醒了?快带我去看看!”
听闻杨仪已然苏醒,刘禅心急如焚,即刻起驾,前往长史府探望。
丞相长史府。
杨仪正半卧在床榻之上,面容憔悴。
见刘禅前来,挣扎着欲起身行礼。
刘禅赶忙上前按住他,关切道:
“杨长史,你伤势未愈,切莫多礼。”
杨仪微微点头,抬眼瞧见刘禅神色忧愁,气息中满是焦虑,佯装虚弱地问道:
“陛下,我观您神色忧虑,可是国内出了何事?”
刘禅长叹一声,将魏国封锁导致蜀锦价格暴跌、粮价飞涨,朝堂上下苦无良策的困境,一五一十地告知了杨仪。
杨仪听闻,脸色淡然,语气虽然虚弱,但却胸有成竹:
“陛下无需担忧,臣自有妙计可解此困。”
刘禅先是一愣,眼中闪过一丝错愕,但看着杨仪虚弱的模样,心疼道:
“杨长史,你重伤未愈,当务之急是好好养伤,莫要为朝中之事操心。”
杨仪摆了摆手,装作体力不支,喘了几口气,缓缓说道:
“陛下有所不知,城南的一雪堂乃是臣早年置办的产业,主营细盐生意。”
“这细盐,在曹魏可是紧俏货,许多达官显贵乃至寻常百姓都离不开它。”
刘禅微微挑眉,面露惊讶之色,可目光中,却又夹杂着几分怀疑。
那一雪堂,是杨仪置办的产业?
怎么可能!
杨仪见刘禅这副模样,继续说道:
“只要陛下允许,臣即刻下令停止细盐对曹魏的供应,而后朝廷发文告知曹魏此举缘由。”
“魏国若想继续获得细盐,就要恢复蜀锦采购以及粮食供应,他们既然能够威胁我等,我们也能反过来威胁他们!”
一听这话,刘禅眼中燃起一丝希望,可仍带着些许怀疑。
那一雪堂,真是杨仪置办的产业?
他怎么从未听说过?
那位一雪堂的掌柜,可是神秘莫测,据说从未有人见过掌柜的真面目。
“杨长史,此计当真可行?万一魏国不吃这一套,反而变本加厉,该如何是好?”刘禅又问道。
杨仪强撑着坐直身子,目光坚定地说道:“陛下放心,魏国对细盐需求极大,断供之举定会让他们有所忌惮。”
“况且,如今魏国与我蜀汉僵持,他们也不想把关系闹得太僵,引发战事。此计虽有风险,但值得一试。”
听闻杨仪之言,刘禅顿时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震惊之色。
他微微张开嘴巴,半晌才说道:“杨长史,你……你真有如此产业?朕一直以为,这细盐皆是从吴国辗转而来。”
杨仪微微苦笑,轻声说道:“陛下,此事一直秘密操办,知晓之人甚少,还望陛下恕罪。”
刘禅摆了摆手,他的心思全然放在应对魏国之策上,哪里还纠结这些事情?
刘禅神色认真起来,开口说道:“杨长史,此事非同小可,决不能儿戏,关系到咱们蜀汉的江山社稷啊!”
话音刚落。
门外的下人突然进来通报:“陛下,杨长史,有人前来求见。”
“来人自称是一雪堂的掌柜。”
闻言,刘禅一脸疑惑地看向杨仪,后者却是微微点头。
“让他进来吧。”刘禅表情古怪道。
掌柜急匆匆进入屋内,恭敬地向刘禅行礼后,这才说道:
“陛下,杨大人一早便有吩咐,我等已停止向魏国的一切细盐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