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盐的提炼技艺,杨仪始终牢牢攥在手里,但此事外人一概不知。
即便放眼整个蜀汉,也很少有人知道,杨仪就是一雪堂的幕后掌柜。
而且因为细盐的蒸馏提炼技艺只有自己知道,所以这细盐一经问世,就成了风靡三国的货品,但同时,这细盐的供应端一直被杨仪一个人垄断把持。
而在朝堂坊间,却有不少传言,说这细盐的实际产地是吴国,也有说是来自魏国,可谓众说纷纭。
“原来如此!”
邹平感慨一声,眼神中尽是赞叹。
“大人掌握着天下的细盐渠道,而且这细盐使用最多的,就是那些曹魏的皇帝亲贵胄们!只要掐断了这个渠道,这曹魏的新皇必定自乱阵脚!”
“以此为要挟,魏国的禁令自然可解,那曹叡如何向我们发难,也要如何收回成命!”赵砺兴奋地说道。
这才是杨仪的底气所在!
“此事速速去办,魏国的制裁怕是很快就要见效,要让他们看到我等的反击!”杨仪叮嘱道。
“是!”
此事由赵砺去办。
他只要出面,一雪堂的人便清楚,他传递的乃是杨仪的意思!
接下来的几日。
虽然形势表面上看风平浪静,但实际上,却暗流涌动。
蜀都街头,一家米铺前挤满了人。
那米铺老板满脸愁容,不断地摇头。
一个提着菜篮子的老妇人看了看价格,着急问道:
“老板,这粮价咋涨得这么厉害呀?前些日子还没这么贵呢,再这样涨下去,我们老百姓可咋活哟!”
一切都仿佛发生在一夜之间。
所有的粮食价格都飙升,是之前的几倍。
一些百姓甚至压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米铺老板无奈地叹口气:
“大娘,我也没办法啊。”
“上头说魏国那边封了咱的粮食和耕牛,咱这粮食收成怕是要受到影响!往后啊,这粮食可是吃一点儿少一点儿,只会越来越贵。”
“你要是还想买就抓点儿紧,说不定过会儿又涨了!”
现在这粮食的价格,不说一天一个价,哪怕过个半天,一些粮铺就想涨价!
老妇人听后,脸色登时变得煞白,颤抖着双手,从兜里掏出钱,心疼地数了数。
可只有几文钱。
“唉……那就给我少称点儿吧,少点儿也行,一家人总得吃口饭呐。”
旁边的一个年轻后生见状,愤愤不平道:
“这魏国也太狠了,咱蜀国的老百姓招谁惹谁了!平白无故遭这罪!”
国家之间的算计,到最后倒霉的,往往都是他们这些普通老百姓。
“就是,这魏国太狠了,咱老百姓可咋熬啊!”
“唉,这日子没个盼头了,粮食这么贵,以后可咋办哟!”
人群中传出一阵附和声,大家你一言我一语。
满是对粮价飞涨的担忧,以及对魏国的埋怨怒骂。
而在另一条专卖蜀锦的一条街,则又是另一番景象。
一家颇具规模的蜀锦铺子里。
老板正唉声叹气,整理着堆积如山的蜀锦。
他时不时拿起一匹锦缎,轻抚着精美的花纹,眼中满是无奈与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