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天气还算不错,街道上也极为热闹。
一来刘备集团内部商贸发达,拿下益州之后,有着凉州的基本盘,商业恢复的很快,各地大商人在凉州挣到了钱,自然也会跑益州来继续投资。
二来三千多士子来参加科举,加上随行人员,短时间内至少多了上万人。这些人不事生产,每日里除了读书就是出来溜达,所以街道上比往日更加热闹一些。
尤其是考院附近,每日里都人头攒动的。
考院对面的酌君酒楼,四个读书人正在闲聊。
看衣着便知道,这些人的家庭条件一般,不过每个倒是收拾的挺干净的,几个人精神面貌也非常不错。
这几个人,都是从武都来的。作为目前堪称天下最富的郡,读书人自然也是最多的,哪怕是普通的农家,有追求的也会养一个脱产的读书人。
四个人分别是杨沛、孙盛、王永、董川。
这四个之所以结伴而来,一来是同乡,二来也是因为四人都是农家子出身。这一次来参加科举,主要是为了见一下世面,真要说考中,他们其实并没有太多的信心。
三千多个士子来应举这件事儿,他们都已经知道了。而,今年的科举,只取前三百名。十选一的比例,他们虽然觉得可以试试,但都没有太大的把握。
“今年这一科,也就是董兄的机会最大了。”杨沛抿了一口酒,笑着说道。
被点名的董川闻言,连忙拱手回道:“杨兄,你这么说可就折煞兄弟了。”
“整个武都谁不知道董兄的文名?”孙盛接过话头:“咱们这些农家子,可都指望着董兄你能在科举中一鸣惊人,让那些世家子看看呢。”
董川听到这话,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回道:“川自当尽力而为。”
如今这三千多士子,世家子占了九成,其中一成的寒门子弟跟农家子关系还算不错。但关系不错也只是个人情谊,阶级本身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酒楼的角落里,一个年轻人正在吃着免费的腌菜,喝着白粥。他桌子上还放着一卷书,吃一口饭,便看上一句,琢磨一会儿,再继续吃第二口。
书看的认真,饭吃的也认真。
他对面一个面相宽厚的年轻人正在跟他说着话,听口音应该是像是司隶人士。
“伟长兄,你别光吃啊,跟某聊聊天。”
被称为伟长兄的年轻人抬起头,看了他一眼,将筷子放下,道:“食不言、寝不语。孝起若是实在想要找人聊天,不如去问问德容?”
听到德容这个名字,被称为孝起的年轻人脸色一变:“我跟他张德容有什么好说的?”
“那边等某吃完。”说完,伟长兄拿起筷子,继续吃饭。
“哎哟!”
“那边的小哥,不如我们聊聊呢?”
旁边桌子上,一个男人笑着对他举起了酒杯。伟长兄和孝起兄两个人同时抬起头,看向那人。
两人对视一眼,孝起兄对着男人拱了拱手:“在下南阳陈震,敢问阁下是?”
“耿雍。”简雍乐呵呵的说了自己的名字。他已经在酌君酒楼这里待了好几天了,观察了不少来参加考试的士子。
有几个士子他觉得非常不错。其中就包括这陈震陈孝起,还有坐在他对面的徐干徐伟长,以及刚才两个人提到的张既张德容。
除了这三个人之外,还有坐在门口的那个董川董子游。
陈震思考了一下,还是坐到了简雍对面,乐呵呵的说道:“耿兄也是为了这科举来的?”
简雍听了点点头:“当然,那是肯定的了。”
这话,不算骗人,他的确是为了科举来的不是么?
刘平的班房内。
“荀家十二个人,陈家六人,杨家十五人,袁家也派了三个人过来。”荀彧对着刘平说道:“是直接任用,还是让他们参加这一科科举?”
“都去考试,咱们得一视同仁嘛。”刘平摸着下巴说道:“袁家也派人来了?这真是让人想不到啊。”
“几个旁系子弟罢了。”荀彧解释了一句:“很大可能是一些弃子。”
“知道了。”刘平摆摆手:“这些世家子你都做好统计就行。谁家没派人来的,你单独列个条子给我。”
荀彧闻言一愣,随后点点头:“喏。”
说完,荀彧转身离开。
他离开之后,立刻又有人走了进来。
刘平抬头看向来人,脸上露出了笑容:“是子瑜啊,有什么事儿吗?”
诸葛瑾进来之后,先行了一礼,随后道:“是户部那边的事情,那边人手不足,按照之前的方略,丞相班房要调配一批人手过去帮忙。学生就是来说一声的,这些日子就不能在班房了。”
“这样啊?”刘平笑了笑:“没事儿,你们啊,六部都要去转转,接触一些实际政务的执行,成长的会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