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此,不仅可以帮助守城,亦可维护城内太平。
太子殿下,洪佥事,你们意下如何?”
朱厚照当然是疯狂点赞,反正他不明白其中的道道,本能的相信张山风。
洪汉想都没想,直接拒绝了:“此举不妥!
如此一来,不仅县令无事可做,县衙还要捕快有何用呢?”
他虽然不清楚,张山风与朝中的文官集团互相撕逼。
但是!
这摆明了在挖县令的根,让公务员的权柄越发胀大,继续挤压文官的根基。
洪汉只要不蠢,就不可能答应。
然而,他的反对,有用吗?
答案是否定的!
张山风虽然不是官,也没有爵位,但他的地位,在奉天殿是跟内阁同列,平起平坐的!
所以,他压根儿就没准备跟洪汉商量。
他来这里哔哔了半天,也就通知一下洪汉而已。
不过,毕竟大明太子在这里,他还是很耐心的解释道:“县令乃一县之长,掌管的是一县之地,成千上万人的命运!
县令,真正要做的,可不是天天坐在‘明镜高悬’,那几个大字下面,跟几个地痞流氓扯皮拉筋!
其真正的职责,是管理一县之地,调配各级县吏,领导老百姓过上富强的日子!
应州治下十几个乡镇,其中诸多乡长、里长上报的事务,如天灾人祸,如税收财务,如田亩开垦等等。
又比如,应州乃边镇,偶尔会被鞑靼侵袭,百姓多苦不堪言。
此时,作为一县之长,难道就没有对策?
无论是布局提防,亦或者抚恤百姓,再或者加强城防,都是县令该做的。
其余太平州县,没有这方面的担忧,亦非无事可做。
本官曾经讲过经济,如何提高本县老百姓的收入;
如何根据朝廷邸报,以及大明报纸,与县吏分析时局,引导治下百姓,合理种植水稻,甘蔗,玉米等等。
同时,监管工厂,作坊,防止士绅罔顾百姓安危,进行危险生产等等。
又例如……
县令已然有如此繁杂之事,既没有时间去将每件案子查清,也没有精力去真正的纠纷平息,几乎难以做到公平二字!
如此情况,将这些事关普通老百姓安稳的事情,分给其他人完成,难道不应该吗?”
洪汉沉默不语,他很清楚:大明县令,更多人是尸位素餐,得过且过。
大明真正的执法者,其实不是县衙!
是宗族祠堂!
应县,这种战乱之地,大宗族、大士绅都迁徙了,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破事来县衙。
一般的府县,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都是宗族内部,直接家法伺候了,根本不会闹到县衙。
同时,洪汉看出来了:张山风准备向宗族动手!
所以,洪汉本能的选择沉默,他不想掺和。
宗族,这里面的水,深不可测!
张山风看见沉默的洪汉,嘴角不由得上翘。
宗族、家法是千年以来,大中华最大的法外之地!
诸如浸猪笼,诸如族内纠纷,动不动就把人给砍了,诸如一族之长说话比官府说话还管用……
宗族理念,是禁锢老百姓流动性的最后一条铁链!
这些是大明王化之下,走向工业社会,不允许存在的!
巡捕房,就是破开这条铁链,最有力的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