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主任,我建议立刻报警,驱散聚集的村民。”
一位年轻的组员提议道,语气略显冲动。
“不行!”张诚断然否决。
“现在的情况,强硬手段只会激化矛盾。
我们必须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
“宏达建材厂一直依赖黄旗山的石料资源,我们的开发确实影响了他们的生产。”
另一位组员分析道,“他们担心失去收入来源,所以才联合村民抗议。”
张诚点了点头:“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他们赶走,而是要找到一个既能保障他们利益,又能推进项目的方法。”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大家决定兵分两路。
张诚亲自带队去宏达建材厂调研,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
另一组人则负责再次与村民代表沟通,倾听他们的诉求。
宏达建材厂的厂房显得有些老旧,院子里堆满了石料,空气中弥漫着尘土的味道。
厂长是一位精瘦的中年男人,名叫孙建国,脸上布满了焦虑的皱纹。
“张主任,你们这旅游开发,是要把我们逼上绝路啊!”
孙建国语气激动。
“我们厂子几百号工人,都指着这山上的石头吃饭呢!现在不让开采了,我们怎么活?”
张诚语气诚恳:“孙厂长,您先冷静一下。
我们这次来,就是想了解企业的情况,看看能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什么办法?你们还能有什么办法?”
孙建国语气充满了怀疑。
“不让开采,我们厂子就只能关门了!”
张诚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仔细询问了厂子的生产规模、工人数量、销售渠道等情况,并认真记录下来。
他敏锐地感觉到,孙建国并非完全不讲道理,只是出于对未来的担忧。
“孙厂长,您放心,我们一定会认真考虑您的情况,尽快拿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
张诚承诺道。
与此同时,另一组人也在与村民代表进行沟通。
“我们祖祖辈辈都靠着这座山生活,现在你们要开发旅游,我们以后怎么办?”
一位老汉情绪激动。
“羊没地方放,野菜没地方挖,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老人家,您放心,我们已经规划了专门的放牧区和采集区,不会影响村民的正常生活。”项目组成员耐心地解释道。
“说的好听!谁知道你们以后会不会变卦?”一位年轻的村民质疑道。
沟通的过程并不顺利,村民们对政府的承诺仍然心存疑虑。
回到县政府,张诚立刻召集项目组成员,汇总调研结果。
“宏达建材厂的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
“他们不仅依赖石料开采,还涉及到下游的加工和销售,几百号工人的生计都与此相关。”
“村民的顾虑也很大,他们担心旅游开发会破坏他们的生活方式。”另一位组员补充道。
“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保障企业的利益和村民的生活,又要推进项目的顺利进行。”张诚陷入了沉思。
突然,一个念头在他脑海中闪过:“我们可以引导宏达建材厂转型,将其融入旅游产业链!”
“转型?”众人面面相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