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婆的笑脸和满堂的恭贺与女人的“红着眼像丢了魂”那鲜明对比,
“她”就在这种环境下的无助和被忽视,她的痛苦和迷茫与周围人的喜悦格格不入。
所以音乐也变得变得更加空灵和悲伤,把她她的孤独和无助凸显的淋漓尽致。
“不知她眼角留的纹,
肚子上的几道痕,到底有多疼。”
这时候音乐放缓,弦乐的声音变得更加轻柔,如同温柔的抚摸。同时,加入了一些细微的风声,仿佛在倾听女人的痛苦,却又无法给予真正的安慰。
赖多多在“她眼角留的纹,肚子上的几道痕”用一种抚摸般的语气唱出,仿佛也在细数这些伤痛。在“到底有多疼”把情绪推向一个小高潮,音量加大,“有多疼”三个字拖长音,唱出对她痛苦的追问。
【天呐!生孩子这么恐怖吗???害怕!】
【赖多多这就是开始引起恐慌了看见没有!女人不生孩子,那活着干嘛?】
【不懂!生了孩子,婆婆公公老公大家都开心,为什么她一个妈妈不开心?有什么好伤心的?她自己的孩子诶!!!】
【是啊,这时候歌词还写什么她从眼角的皱纹和肚子上的妊娠纹这些生育留下的痕迹!我不理解!真不理解!生都生了,你在那自怜自哀干嘛?】
【是吧,我就说赖多多这几首歌奇奇怪怪的,我怀疑她不是想搞事情,就是太片面了!】
【我擦!我一个男的都有点看不下去了!本来我觉得我发表什么,会不会被误解在讽刺?但我发现我错了!不发,就被你们刷屏的恶心到了!垃圾!】
【哪里来的那么多恶心评论!没生过孩子有什么资格发表?我生孩子疼的半死!他们要是只关心孩子,我会发疯!!】
【只知道孩子是女孩生的!怎么不说这女孩生孩子所经历的苦难?啊?女孩承受了生育之苦却得不到应有关注的怜悯!只有理所当然!太生气了!】
【我占赖多多,我能从赖多多那声音中的轻柔、缓慢,还有在“不知”中听出来了疑惑和痛心。生过孩子,在一个这种家庭的女孩的情况下,请正视可以吗!】
“三月三,
她拜了夫家,
墓碑无她姓名的山。”
音乐再次回归悲伤的基调,弦乐缓缓流淌,如同女人的泪水。背景中偶尔传来几声叹息般的音效,更加突出了她的无奈和悲哀。
那是一种悲凉和被遗忘的哀伤。
“三月三”赖多多唱得比较空灵的,又点明了时间,让所有听众增加了故事的画面感。
“她拜了夫家”用一种虔诚但又无奈的语气,声音稍微压低。女人在在夫家地位是附属性质,
“墓碑无她姓名的山”唱的悲凉感觉,一句话女人死后被忽视的残酷描绘,表达出对女性地位低下的愤慨。
有人说,这句话有什么意义?
怎么说吧,在龙国大部分女性结婚后都害怕又主张:我忍忍吧,不然我以后死了怎么办?
害怕无人养老,害怕没人收尸,害怕无地埋葬!
“六月寒,
她死在公婆,
说要保小的那一晚。”
阿秀活了,但有多少个阿秀走了?
音乐也突然变得激烈起来,鼓点如急促的心跳,弦乐的声音也变得尖锐而紧张。象征着女人生命的危急和命运的残酷转折。
赖多多的“六月寒”声音带着寒意,微微颤抖。
为什么是六月寒?赖多多的理解是季节的温暖形成反差,象征着人心的冷酷。
在“她死在公婆”语气沉重,“说要保小的那一晚”用一种悲愤的语气,“保小”二字加了一些重音,她想唱出对这种行为的谴责。女性生命被漠视的悲剧,批判重男轻女观念下对女性生命的践踏!
“只为香火能燃,
她用一生来换,
到头来眼角泪没人擦干。”
“可一句不孝有三,
无后是难关。”
这里的音乐停顿片刻,然后以一种沉重的节奏再次响起。弦乐的声音变得更加深沉,仿佛在质问封建观念的荒谬和残忍。
赖多多语气里的讽刺、反问是对封建观念的直接质问和批判。
声音带着一种批判的力量,也让听众能感受到对这种观念的质疑。
“你听说了吗?
隔壁那家大的没了,
保了个小的。”
音乐逐渐减弱,最后以一声轻微的钟声结束。如同命运的钟声,敲响了女人悲惨命运的结局,让人陷入深深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