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晔在中军大帐中坐立不安,大军已经来到豫州快十天了,可汉华军连个影子也没有。
按说刘华要去广陵会盟,必须经过豫州沛国郡,没道理找不到啊。
莫不是小贼绕道兖州了,要真是如此,突袭陛下大军,那可就麻烦了。
刘晔越想越有可能,额头开始冒汗,生怕自己误了主公大事,打算分兵去兖州看看。
正在刘晔分出一半兵马,打算带着陈兰去往兖州时,突然听到手下斥候回报,说是刘华大军出现了。
刘晔等人,总算是松了一口大气,没走兖州就好,赶紧询问详细情况。
那斥候也是急着立功,没有看明白,就跑回来汇报了。
说是自己亲眼所见,大汉卫将军刘华亲自领军,骑兵众多,铺天盖地,数不清,根本数不清。
刘晔一听,心中刚放下的石头,又吊起来了,什么,数不清,那到底是多少啊。
汉华军战力彪悍,我袁军到底能不能挡住,我小命不会交待在这里吧。
沛国郡,是一片沃野平原,无山峦依仗,道路也是四通八达,想借鉴吴郡袁涣的战法,利用地利之便,毁坏道路是不可能了。
刘晔一边感叹袁涣命好,一边绞尽脑汁想对策。身为军师,那必须是熟知天文地理,知晓兵法战阵,有两把刷子的。
天文在沛国郡是用不上了,战阵也难挡大股骑兵冲击,还是找个天然屏障吧。
最后刘晔想到了沱河,把大军扯到沛国郡最东边的沱河边上。
想利用这条半大不大,还时常没水的河,抵挡刘华的汉华军东进。
高顺军中,那个冒充刘华的小兵,唤作牛二,原本满心欢喜,以为这假扮小主的活是个好差事,锦衣玉食,一路还有人侍奉。
可谁知,自家将军高顺,屁事太多,让咱既要有小主的威武霸气,又不能太过高调,火候着实难以把握。
小兵也委屈啊,被张辽拾掇了一路了,屁股都被踢肿了,咱没架子吧,将军嫌咱扮演得不像;
咱架子端起来了,高顺又嫌咱逼格比他高,左右都是他嘴大,怎么做都不满意。
当假刘华和高顺等人边演练边行军,快要走出沛国郡时,被沱河挡住去路,河对面就是刘晔的三万袁军。
沱河此时就没多少水,连大腿根都没不过去,高顺硬是以大河阻挡,我军无船为由,摆开架势,遍布旗帜,和刘晔军隔河对峙。
汉华军兵卒们立功心切,纷纷鄙夷自家将军,就这破河还用得着船,有没有搞错。
更让两军大跌眼镜的是,刘晔和高顺都如临大敌,哆哆嗦嗦,隔河对望。
两边锣鼓喧天,气势如虹,就是没人主动进攻,还生怕对方主动进攻。
刘晔看清楚了,对面那伙子至少有五千精骑,那步卒旗帜混乱,数不明白,但个个装备精良,绝对是汉华军主力无疑了。若两军开战,胜负难料。
高顺害怕的是,自己就一万步卒,硬是打造了两万步卒的旗帜,加上五千骑兵,满打满算才一万五千人,若对面袁军突然进攻,自己难以抵挡。
刘晔寻思着,反正我是来打阻击的,堵住他们就行,可是,该怎么让刘华不过河,避免两军大战呢。
高顺也是这个心理,我们是来演戏的,豫州兵就这么点了,死一个少一个,大家相安无事最好,莫要真的攻伐我啊。
一连数日,两军主帅都稳如老狗,毫无动静,手下将领们纷纷请战,都被两边主将给压了下来。
两边军卒不知其中猫腻,慢慢的,也都失去了战斗的积极性,纷纷松懈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