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桃花开的时候,我们都会去城南山赏桃花,夏季赏荷花,秋季一起狩猎,冬季则聚在一处谈天说地。
我们曾经还相约过,将来大家一起结伴去游历,看遍这山川河流。”
宋熙默默地听着,闻言道:“那日子一定很惬意。”
徐凤鸣:“是啊,很惬意。”
宋熙:“后来呢,你们去了吗?”
“后来……”徐凤鸣想起姜黎和苏仪,语气忽然慢了下来:“后来洛阳大战,苏兄去征兵。他走后,洛阳被围城,姜兄他……”
“噔!”
宋熙手一抖,拨的那琴弦发出一声刺耳的声响。
宋熙的指腹被琴弦割破,殷红的血液瞬间弥漫,宋熙不动声色,轻轻将那血抿去。
两人陷入了长久的缄默,最后宋熙问:“你没想过替他们报仇吗?”
“报仇?找谁报仇?”徐凤鸣看着宋熙。
宋熙:“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自然是谁杀的人,找谁报仇。”
“我本来这么想过,也打算杀了他们。”徐凤鸣想起姜黎出海时说的话:“但姜兄的愿望不是报仇,他最大的心愿,是让这乱世结束。
他想让这山河一统,想让天下的百姓不再受战乱之苦,他想要四海升平、海晏河清。”
“是吗?”宋熙垂眸,看向自己腿上的古琴,他伸手轻轻抚摸着琴弦,指尖微微发着抖:“太子殿下就不恨吗?”
徐凤鸣微微一怔,然而他转念一想,想起宋熙为人聪明,当初凭借着三言两语就能断定他们去江州的路上出了意外,又觉得不奇怪了。
“或许恨吧,我没问过他。”徐凤鸣说:“不过他更大的心愿是百姓不再被这滚滚洪流裹挟,他是天下万民的王,到死都在担忧他的子民。”
宋熙没再言语,背后传来轻微的脚步声,徐凤鸣听出了这是赵宁的脚步声,他一回头,见赵宁身披月光而来。
宋熙把琴搁在地上,起身对着赵宁躬身一礼:“君上。”
赵宁微微一欠身,算是回了礼。
“怎么到这里来了。”赵宁看向徐凤鸣。
徐凤鸣笑道:“方才听殿下弹琴,被殿下的琴声吸引,不由自主便来了。”
宋熙嘴角始终挂着礼貌的笑:“哪里,我不过是乱弹琴罢了,是徐大人谬赞了。”
赵宁来了,天色也晚了,徐凤鸣跟宋熙告辞,跟赵宁一起回去了。
宋熙沉默地站在原地,看着他二人离去。
直等到他二人的身影隐进月色里,一名身穿修身武服的刺客从树林里的阴影中走来。
宋熙站着没动,望向那黯淡的夜色,轻轻开口:“你听见了吗?”
“听见了。”刺客答道。
“这是他的愿望。”宋熙说:“他想要这乱世结束,想要天下一统,海晏河清,想要百姓不再受苦。”
“他总是这样善良。”刺客说。
宋熙:“是啊,他总是这样善良,当年他就这样,从来只知道为别人着想。一心想着苍生,想着黎民百姓,却从来不想着自己。”
刺客没有回答,少顷,他才轻声问:“那我们的计划还继续吗?”
“不,我改变主意了。”宋熙俯身,将那古琴抱在怀里:“这是他的夙愿,只要是他想要的,我一定要帮他实现。”
宋熙说完,抱着古琴回了营帐,刺客无声地跟在他身后。
另一边,徐凤鸣跟赵宁回了营帐。
赵宁很生气,刚才他突然发现徐凤鸣不见的时候,魂都差点吓掉了,他以为徐凤鸣是被刺客抓走了。
吓得赵宁四处寻找,险些就要号令全军寻找徐凤鸣了。
后来他隐隐约约听见琴声,沿着琴声找来,终于在河边找到了徐凤鸣。
赵宁又气又怕,然而他又舍不得对徐凤鸣发脾气,于是只得生闷气。
结果徐凤鸣那心思全都在宋熙身上,完全没察觉到赵宁生气了:“你有没有发现,宋熙的身形很像苏兄?”
赵宁:“……”
赵宁没吭声,幽怨地看着徐凤鸣。
徐凤鸣有些莫名,盯着赵宁:“怎么?”
赵宁突然把徐凤鸣拉进怀里紧紧抱着,徐凤鸣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刚才突然走了,他一定很着急。
徐凤鸣伸手抚着赵宁的背:“我刚才听到他弹琴,所以一时被琴声吸引,没想那么多,放心,以后不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