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历时整整三个月的大战,随着最后那一万多卫军的投降正式宣告结束。
这一次大战地点从大梁到平川,囊括了整个关中平原,包括西川、函谷关以及整个卫国。
启国出兵一共三十一万八千人,战死十二万人。
卫国出兵六万,战死四万五千一百五十一人。
燕国举全国之力,共三十万大军,分别陈兵于平川和函谷关外,最后只剩下不到十万人回国。
大战结束,赵瑾和颜臣安各自带着兵回了玉璧关和大溪。
剩余人埋葬了战死的袍泽后回国。
北方的春天来得比南方晚,大安城的梨花开得正旺。
徐凤鸣等人班师回朝,行至大安城外,放眼望去,一片雪白。
大安城外的玉山上,漫卷轻飘,漫山遍野的白罩住了整个玉山,犹如一座昂然挺立的雪山。
微风轻拂,满山的雪白轻轻摇曳,仿佛点点繁星在闪烁。
徐凤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姜冕笑了起来:“还是凤鸣兄厉害,说回来看梨花,我们还真赶上了。”
徐凤鸣回头看了一眼姜冕:“子敬,你给我戴高帽子,我会骄傲的。”
“是君上凯旋回来了!”
百姓们早已在城门处等候多时,见状纷纷大喊。
众人骑着马进城,一进城,便是一望无际的白。
街道两旁棵棵繁花胜雪,宛如云般层层叠叠地铺展至天际。
一阵微风拂过,花枝随风而动,花瓣悠然飘落,空气中弥漫着梨花淡淡的清香。
秦川早已率领百官在城门口等候多时,恭迎国君回都。
众人骑着马往王宫走,百姓们站在街道两旁,个个喜笑颜开,看着凯旋而归的大军。
一时间整个大安人头攒动、人声鼎沸,全部都是百姓的欢呼声。
赵宁回了王宫,徐凤鸣跟姜冕和郑琰直接回了徐府。
秦川十分聪明,早已安排好了塞北各族。
齐言之和尹绍之脸皮厚,厚着脸皮跟着徐凤鸣回家了。
几人一回家,首先沐浴更衣,大睡一觉。
这一觉一直睡到晚上赵宁来了,徐凤鸣才醒。
赵宁一回宫,连口水都没来及的喝,先听了一堆阿谀奉承的废话,又听秦川和林正阳等人简略汇报了国内的事宜。
好不容易打发了秦川,都快二更天了,赵宁又急急忙忙沐浴更衣,趁着天黑出了王宫。
卓文姬早听说儿子回来了,下午她来看过,发现赵宁忙得头顶冒烟于是走了。
在昭华殿左等右等,好容易等到二更天,心想赵宁这回应该闲了。跑过来一看,好嘛,人没了。
卓文姬扑了个宫,无奈回宫去了。
赵宁趁着夜色,潜进徐凤鸣房间,抱着徐凤鸣就吻。他一来,就把徐凤鸣折腾醒了,迷迷糊糊间勾着他的脖颈回应。
两人亲了一会儿,都累得不行,没有瞎折腾,抱着睡了。
这一觉一直睡到第二日天明,徐凤鸣终于觉得自己活过来了。
这是三个月来睡得最安稳的一觉。
他醒的时候发现赵宁还躺着,没有叫醒赵宁,于是自己下了榻,穿好衣物出门。
姜冕和郑琰也刚起,姜冕还睡眼惺胧,郑琰倒是神清气爽的。
徐凤鸣笑道:“早啊。”
姜冕也笑了起来:“早。”
齐言之跟尹绍之也打着呵欠出来了:“早。”
郑琰抻着胳膊活动身体:“这是我三个月以来,睡得最安稳的一个觉了。”
齐言之:“大家都一样。”
说话间,赵宁也起床了,穿戴整齐出来了。
三天后,赵宁宴请群臣,论功行赏,除了给这次立功的人加官进爵外,还顺便把徐凤鸣从燕国抢回来的东西分了。
所有人都得了赏,赵瑾和颜臣安等人的,赵宁专门派了人给他们送去。
这场宴席众人喝得东倒西歪酩酊大醉,最后都是被扛回去的。
还有些喝醉的没人管,纷纷东倒西歪,直接睡在了宴厅里,就连徐凤鸣都喝得有点头晕。
赵宁跟郑琰倒是没喝醉,郑琰最开始把姜冕抱走了。
赵宁见人走的走,倒了倒,于是也抱着徐凤鸣走了。
徐凤鸣还算良心未泯,临走前还看了一眼宴厅里喝醉的众人:“他们怎么办?”
赵宁:“我让人送他们回去。”
于是赵宁安排人,把醉鬼们一个个送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