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出来,这老曾看起来五大三粗的,没想到还文绉绉的,一股子酸腐气,跟个迂腐的老学究似的。
老曾不愧是行脚商,不知道从哪里捡了些蘑菇,第二天徐凤鸣醒的时候,看见他正在用个破瓦罐煮着不知道从哪里捡来的蘑菇。
瞧见徐凤鸣醒了,忙用个破碗盛了点汤,献宝似的捧到徐凤鸣面前:“这附近实在没什么吃的,我又不会狩猎,幸好采了几朵可以食用的蘑菇。公子,你甭嫌弃,好歹喝两口,先垫垫肚子。”
徐凤鸣接过那破碗:“多谢。”
两人喝了点蘑菇汤暂且垫着肚子,启程往西川走。
不到两天功夫,便入了西川地界。
一到了西川,那老曾便像是进了自己领地的狗一般,一路上绷得死紧的神经瞬间松懈了。整个人神清气爽眉开眼笑,尾巴都竖起来了,连说话的声音都大了不少。
“公子,您要去哪?”老曾问道:“公子若是不着急,在下诚邀公子去我家做客,公子救得我一命,我虽不是富贵人家,但我全家老小必将扫榻相迎,以感谢公子的救命之恩。”
“大哥不必客气,这一路走来承蒙大哥照顾,什么救命之恩也该报了。”徐凤鸣说:“我打算四处走走,听闻西川民风开放,热情好客,我还真想见识见识西川人民的淳朴善良。”
这老曾也是个闲不住的,本来想请徐凤鸣去自家做客的,结果一听徐凤鸣要四处游玩,当即就来劲了,死活要跟徐凤鸣结伴一起游玩。
徐凤鸣:“大哥不是要回家吗?”
老曾:“嗨呀!家始终在哪里嘛?早回晚回都是一样的,它又不得跑!但是增长见识的机会就一回,错过了就一辈子都回不来咯!”
徐凤鸣:“……”
素来听闻西川民风开放、西川人民豁达豪爽、开朗大度,善于交际。不足之处就是自由散漫,缺乏紧迫感,说难听点就是懒散,还爱玩,时常脑子一热,干出些让人难以理解的事。
以前徐凤鸣不信,现在他信了。
毕竟这种上一秒还请他去家中做客,下一秒就抛之脑后,死活要跟着客人一起去玩的情况他是第一次遇见。
这老曾还挺有意思,徐凤鸣觉得这一路若真有他在,或许会省去许多麻烦。
一是老曾是西川人,对于西川的地势和风土人情都比较了解,或许有助于徐凤鸣更加了解西川。二是有他在,这一路也许并不会无聊。
徐凤鸣:“那这一路上,恐怕还要麻烦大哥了。”
“说得什么话!”老曾摆摆手:“这些都是小事。”
于是两个人便又踏上了行程,岂料这一走,就从这年初夏,走到了第二年夏天。
两个人足迹踏遍西川全境,无一处遗漏。
这一日,二人在一处小河旁边歇息,徐凤鸣坐在一大棵树下,拿出随身携带的笔墨纸砚,将那书本按在腿上写字。
这一年来,他每经过一个地方,都会将这个地方的地势画出来,并进行详细描述,最后再将此地的民生、以及此地大概的居住人数都做一个详细的记载。
“公子,你每到一个地方都这样写下来,还将地势图都画下来了,这样游玩还有什么意思?”老曾蹲在旁边看着他写,他不大认识几个字,只觉得徐凤鸣写得那歪歪扭扭的字有一大部分认识他,而他不认识那些字。
不过他不傻,看徐凤鸣写写画画的,还将地图都画出来了,知道徐凤鸣是在做记录。
徐凤鸣一边写着字,一边说:“我的梦想是游遍神州大地,将整个神州所有的面貌画出来,然后制作一本《神州风貌录》这样待我日后死后,或许就可以流芳百世了。”
老曾听得有点激动,生而为人,古往今来,谁不想在人类史上留下一笔,证明自己曾经来过这世上一遭呢?
毕竟人死了就死了,有些人终其一生,却仍旧碌碌无为。待百年后一死,除了自己的儿孙,便没几个人记得了,再过得几代,怕是连儿孙都不记得了。
然而要想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却是不容易的,要么有经天纬地的治世之才,要么要能在战场上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雄才大略。
现在听徐凤鸣说想画下整个神州的风貌地形图,说不得他日后真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呢。
那……他老曾不就是跟名人一起游历过名川大河吗?
想想都激动。
老曾激动得直搓手 ,死活要赖着徐凤鸣,让他带着自己一起去。
徐凤鸣看他那么激动,还以为他是想让自己给他加个名字呢,岂料他只是想跟着自己一起走。
“那怎么能行?”老曾义正言辞道:“这风貌录是你画的,我怎么能这么不要脸让你加上我的名字?这要是传出去,那不得把我祖上的脸都丢干净?”
徐凤鸣:“……那你……”
“嘿嘿,”老曾摆摆手,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我想跟你一起去玩。”
徐凤鸣:“……”
徐凤鸣画完时已经快晚上了,二人在外面将就了一宿,第二天一早,收拾好东西走了。
他们已经把西川走得差不多了,现在只剩下一个锦城了。
西川地势复杂多样,因多山着称,故名西川。
然而被称为有十万大山的西川却有一处平原,此处平原位于西川腹地,他们下一个要去的地方正是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