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拨则在于,霍东明一死,虎威军将成护国公府的死敌。
无形之间,这位大宗令的态度却是让人难以捉摸。
他是想帮人,还是顺水推舟害人?
赵无殇见状,脸上依旧古井无波,相比于此时有些焦躁的赵紫薇,稳如泰山。
李宣望了他半分,这才转向赵紫薇道:“护国公府又怎样?自古杀人偿命,天经地义,他霍东明不死,那还要律法何用?霍纲要报复,尽管让他来,我虎威军接着便是。”
赵紫薇愕然,“你你说得轻巧,可知霍纲若怒,会有什么后果?”
李宣轻笑,“那你又可知我虎威军若怒,会怎样?不必猜,你马上就能知道。”
说完,他转身下令:“把周小妹和周氏遗孤带回客栈,严加保护她们安全。余下之国公府侍卫与廷尉众人,则交给和大宗令。其余人,随我去叶家,抄家!”
一众虎威军刚应是,又见李宣将地上的叶观星揪起来,冷冷道:“走吧,叶公子,你与霍世子情同手足,他走了,你得赶紧跟着去啊。不然,黄泉路上,谁陪大世子说话?”
言尽,便抓住叶观星的头发往院外拉去,吓得叶观星怪叫连连,求饶不止。
赵紫薇挡了一下,“你干什么?将此子交给本宫,霍东明已死,将此子交给霍家,方可最大限度压下霍家的怒火。”
李宣却丝毫不让,缓缓凑近她,轻声道:“此子我必杀,谁也别想拦我。我要拿叶家参与此事所有人的血,来祭奠我父帅和死去的虎威军弟兄,与周家满门!”
“而你若想借我之手,除去叶家,就别挡我的路!霍家也一样,谁拦我,谁就是我的敌人!别以为赵子众回来了,本王就再无底牌。”
言下之意,却在暗指自己已经知道朝廷给他办案之权的真实意图。
但赵紫薇听了,略微权衡之下,却不愿让开。
两人对视着,互不相让,即将擦枪走火时。
周宅外,响起了赵太子的喊声:“圣旨到,魏王李宣听旨。”
却是堂堂储君亲自来传旨了。
在赶来周家之前,李宣做了两手准备。
其一,派人去宗人府请禁卫,谨防皇城军赶到,出面保护霍东明。
其二,便是让王二棒去叫来赵义匡,严防压不住皇城军或者赵紫薇。
稍微有点意外的是,皇城军并未出现,霍东明出事,估计他那位国公老爹尚不知情。
不然,恐怕周宅现在已被皇城军控制。
而赵义匡接到李宣的求助后,若非蠢材,当也知道他自己来并不能有效压制赵紫薇与霍家。
只因,他此前顽劣不堪,不务正业,朝臣还未真正认可他这个储君。
要想真正帮助到李宣,唯有去请旨这条路。
眼下看来,赵太子还是有些聪明劲儿在的,不必明言,就请来了圣旨,还亲自来传。
一听有圣旨到,在场之人皆行礼。
赵义匡少有的严肃之色,摆手亲自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魏王李宣司职彻查苏家一案,职责重大,特赐酌情之权。案件未了,诸卿皆不可拦之,凡事后报。钦此。”
大概的意思就是,苏家案不破,李宣不管要做什么,皆可后报,所有人不可阻拦。
赵紫薇听此,面色再变,心中暗道:父皇怎会给他这样的酌情之权?
但来不及细想,就已听李宣笑道:“殿下听到了吗?谁也不能拦我,除非你想抗旨。”
说着,便从赵义匡手中接过圣旨,高举过头顶,大喊:“禁军听令,本王得天子许可,奉旨办案,尔等随我前往叶家,不得有误。”
有圣旨在前,禁卫军不得不从,齐声应是。
李宣就这么抓着叶观星的头发拖到门口后,用绳子将他拖在马后,一路赶往叶家。
饶是惊呆了一众路人。
来到叶府门前。
先行赶到的虎威军,在六麻子的带领下已围住了整个叶家,但并未马上闯入。
李宣刚一下马,就持刀斩下了叶观星的头,往门内一扔,后道:“众军听令,陛下予我酌情之权,可捉拿三品以下官员,先拿后保。除叶平之外,叶家所有人皆拿下。反抗者,就地正法!”
同一时间。
叶家偏院,叶宏之的密室内。
两名黑衣人缓缓摘掉面巾,露出真容,竟是此前与叶观星在周宅东厢房奸污周小妹的那两名廷尉府兵。
这两名府兵本被叶观星派去西城收拾另一个灭门惨案的现场,却不知为何出现在叶宏之的密室内。
而其中一人曾对叶观星说周小妹已咬舌自尽,怕是谎称诓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