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船坞拔地而起
火器作坊日夜赶工
训练营扩大规模
海上力量扩充:
招募更多水手
改良战船设计
完善指挥系统
内部网络铺设:
在京城增派密探
与郑芝龙加强联系
调整商路布局
当第二波满清大军压境时,朝廷的态度开始微妙变化。
那些反对的声音渐渐消失了。
\"现在知道我们的重要性了?\"卡洛琳娜站在了望台上,望着繁忙的港口。
\"不,\"李修然摇头,\"他们只是在等,等一个合适的机会。一旦满清的压力减轻,他们就会\"
夜色渐深,李修然独自站在五洋城最高处。
远处是茫茫大海,近处是灯火通明的港口。无数商船在港口进进出出,一派繁荣景象。
\"你说,\"他问走近的卡洛琳娜,\"如果有一天,朝廷真的\"
\"那就靠我们自己,\"卡洛琳娜坚定地说,\"我们有船队,有商路,有人才。这片海域,早已是我们说了算。\"
李修然望着繁忙的港口,眼中闪过一丝精芒。
是啊,不管朝廷如何,这片海疆终究是要靠他们来守护。而现在,正是建立新秩序的最好时机。
北京,乾清宫。
寒冬腊月,殿内炭火熊熊。崇祯帝批阅着最后一份奏折,烛光映照下他的脸色疲惫不堪。案头堆积如山的奏章中,大半都与南方局势有关。
\"陛下,夜深了\"贴身太监王德轻声提醒。
\"朕睡不着,\"崇祯帝站起身,踱到窗前。窗外北风呼啸,宫墙上的积雪在月光下泛着森森寒光。\"范爱卿来了么?\"
\"回陛下,范大人已在暖阁等候。\"
范志完快步入殿,从袖中取出一份密信:\"陛下,南方形势有变\"
崇祯帝展开信件,目光随着内容逐渐凝重。信中详细记载了李修然近期的一系列行动:
在台湾加紧修建要塞工事
与日本商人频繁会面往来
暗中扩充水师编制
在各处囤积军需物资
私下接触朝鲜使节
\"这些举动\"崇祯帝眉头紧皱。
\"陛下以为如何?\"范志完小心翼翼地问。
崇祯帝将密信放下,走到窗前。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显得格外清冷。
\"你觉得,他想做什么?\"崇祯帝问,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范志完斟酌着回答:\"表面上看是为抗清做准备,但这种种举动\"
\"是啊,\"崇祯帝自嘲地笑了,\"如今的局势,朕都分不清谁是真心为国,谁在借机图谋了。\"
次日早朝。
大殿内群臣云集,气氛却异常紧张。寒风从敞开的殿门灌入,让人不由得打个寒颤。
\"启奏陛下!\"吏部尚书张鹤鸣突然出列,声音洪亮,\"李修然近日行事,实令臣等忧心!其勾结外夷,拥兵自重,其心可诛!\"
此言一出,殿内哗然。
礼部侍郎陈名夏立即反驳:\"非也!当此危急存亡之秋,李修然抗击满清,功在社稷!张大人此言,恐怕有失偏颇!\"
张鹤鸣冷笑:\"功在社稷?难道陈大人没看到他最近的动作?修建要塞、囤积军需、私通外夷\"
\"张大人此言差矣!\"陈名夏据理力争,\"修建要塞不正是为了防御满清?囤积军需不正是为了备战?至于所谓私通外夷,不过是正常商贸往来!\"
殿内争论愈发激烈。支持和反对的大臣分成两派,各执一词。有人高声指责李修然野心勃勃,有人力陈抗清大计。
崇祯帝坐在龙椅上,默默倾听着群臣争论。他太了解这些大臣了:
有人是真忧国事,
有人借机排除异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