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言看到白敬安着急的样子,笑着说:“宝贝,剥蒜要有耐心,你可以先把大蒜的根部切掉一点,然后再轻轻一剥,皮就下来了。”说着,她拿起一瓣大蒜,给白敬安做示范。
白敬安按照妈妈的方法,果然轻松地剥掉了大蒜皮。他开心地说:“妈妈,我会剥蒜了!”
在母子俩的共同努力下,大蒜很快就剥好了。柳青言将剥好的大蒜放入一个干净的玻璃瓶中,然后拿起一瓶陈醋,慢慢地倒入瓶中。陈醋的颜色深褐发亮,散发出一股醇厚的香气。随着陈醋的倒入,瓶子里的大蒜逐渐被淹没,白色的蒜瓣在陈醋的浸泡下,显得更加晶莹剔透。
白敬安看着瓶子里逐渐变绿的大蒜,觉得十分神奇。他瞪大眼睛,好奇地问:“妈妈,大蒜怎么变绿了呀?”
柳青言笑着说:“这是因为大蒜和陈醋发生了化学反应,等过几天,大蒜就会变得更绿,味道也会更好。等过年的时候,这些腊八蒜就可以吃了,配饺子特别香。”
白敬安点了点头,眼睛一直盯着瓶子里的腊八蒜,仿佛在期待着它们快点变绿。
腌制完腊八蒜后,柳青言又开始准备其他的小菜。她做了一些泡椒凤爪,将鸡爪煮熟后,放入泡椒水中浸泡,让鸡爪充分吸收泡椒的酸辣味道。还做了一些糖醋姜片,将姜片切成薄片,用糖醋腌制,酸甜可口的姜片可以开胃消食。
整个上午,厨房里都弥漫着各种蔬菜和调料的香气。柳青言在厨房里忙碌着,白敬安在一旁帮忙,母子俩有说有笑,充满了温馨的氛围。
中午时分,柳青言终于完成了所有小菜的腌制。她看着摆满桌子的各种小菜,心中充满了成就感。这些小菜不仅是为了过年准备的美食,更是她对家人深深的爱。
白敬安看着这些小菜,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他眼巴巴地看着柳青言,说:“妈妈,我好想尝尝这些小菜呀。”
柳青言笑着说:“现在还不行,这些小菜要腌制一段时间才能吃。等过年的时候,妈妈做给你吃。”
白敬安虽然有些失望,但还是懂事地点了点头。他知道,妈妈做的这些小菜一定很好吃,他要耐心地等待。
下午,柳青言将腌制好的小菜一一贴上标签,注明腌制的时间和种类。然后,她把这些小菜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让它们慢慢发酵。
在这寒风凛冽、滴水成冰的腊月二十八,天地间仿佛都被一层冰冷的薄纱所笼罩。然而,在柳青言温暖的家中,却是另一番热闹景象。
柳青言系着一条色彩鲜艳的围裙,站在厨房那略显狭窄却又充满温馨气息的空间里。她那双纤细而灵巧的手,如同变魔术一般,熟练地摆弄着各种各样新鲜的蔬菜。
只见她先拿起一把绿油油的青菜,轻轻洗净后切成均匀的小段;接着又把几个红彤彤的辣椒切成细丝,那辛辣的气味瞬间弥漫开来。然后,她又将一些白白胖胖的萝卜切成薄片,再配上几瓣香气扑鼻的大蒜……不一会儿功夫,原本普普通通的蔬菜就已经在柳青言的手中变得五彩斑斓、令人垂涎欲滴。
随着锅铲与铁锅碰撞发出的清脆声响,一道道美味可口的小菜逐渐出锅装盘。每一道小菜都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儿,让人光是闻一闻便忍不住食指大动。
而一直在旁边好奇观看的白敬安,则像一个认真学习的小学生一样,目不转睛地盯着母亲的一举一动。他时而惊叹于母亲切菜时的娴熟技巧,时而询问某个步骤的缘由和诀窍。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学到了许多关于烹饪的知识,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母亲平日里操持家务的辛劳以及那份对家人深深的爱意。
当最后一道小菜端上桌时,整个房间都被浓郁的年味儿所填满。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柳青言用心制作的美食,欢声笑语不断回荡在这间小小的屋子里。
柳青言看着儿子期待的眼神,心中充满了温暖。她知道,这些小菜虽然简单,但却承载着家人的期待和对新年的祝福。在这个即将到来的新年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美味的小菜,分享着彼此的快乐,就是最幸福的事。
腊月二十九,清晨的阳光如同碎金般洒落在宁静的村庄,给每一户人家都披上了一层温暖的薄纱。白逸堂早早地起了床,迎着那一抹金色的曙光,他走向自家的柴房。在柴房的角落里,整齐地码放着一些翠绿的竹子,这些竹子是他前几日特意从村外的竹林里挑选回来的,此刻正静静地等待着被赋予新的生命。
白逸堂熟练地挑选出几根粗细均匀的竹子,将它们搬到院子里的石桌上。他拿起一把锋利的刀具,眼神专注而坚定,开始仔细地将竹子削成细细的竹条。刀具在竹子上轻轻划过,发出“沙沙”的声响,每一刀都削得恰到好处,竹条的边缘光滑平整。不一会儿,地上就堆满了一堆整齐的竹条,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淡淡的光泽。
此时,白敬安被院子里的动静吸引,迫不及待地跑了出来。他穿着一件崭新的棉袄,小脸因为兴奋而涨得通红,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爸爸,你在做什么呀?”他的声音清脆而响亮,充满了童真。
白逸堂抬起头,看着儿子可爱的模样,脸上露出了温和的笑容。“爸爸在做竹编灯笼呢,等做好了,挂在屋里,过年的时候就会特别漂亮。”他耐心地解释道,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一根竹条,向白敬安展示。
白敬安一听,眼睛瞪得更大了,他围着石桌转了一圈,仔细地看着那些竹条。“爸爸,我能帮忙吗?”他充满期待地问道,小手已经不自觉地拿起了一根小竹条。
白逸堂笑着点了点头,说:“当然可以呀,你可以帮爸爸递工具,要是有什么好想法,也可以告诉爸爸。”
于是,白敬安兴奋地在一旁忙碌起来。他一会儿递上一把剪刀,一会儿又递上一根绳子,眼睛始终紧紧地盯着白逸堂的双手。白逸堂则熟练地用竹条编织起灯笼的骨架,他的手指如同灵动的舞者,在竹条间穿梭自如。不一会儿,一个小巧玲珑的灯笼骨架就初具雏形。
白敬安看着逐渐成型的灯笼骨架,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突然,他灵机一动,说道:“爸爸,我们在灯笼上画个可爱的小动物吧,比如小兔子,这样灯笼就更有趣啦!”
白逸堂听了,眼前一亮,他摸了摸白敬安的头,夸赞道:“宝贝,你的想法太棒了!等灯笼做好了,我们就一起画。”
与此同时,屋内的柳青言也在为新年忙碌着。她坐在桌前,面前摆放着五颜六色的丝线和各种花色的布料。她准备用这些材料制作一些漂亮的中国结,为家里增添更多的喜庆氛围。
柳青言拿起一团红色的丝线,这是她特意挑选的颜色,红得鲜艳夺目,代表着吉祥和幸福。她的手指灵活地穿梭在丝线之间,熟练地打着各种结。丝线在她的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不一会儿,一个精美的双联结就出现在她的指尖。接着,她又开始编织如意结、盘长结,每一个结都编织得细腻而精致。
白敬安在院子里帮忙了一会儿,便按捺不住好奇,跑到屋里去看妈妈在做什么。一进屋,他就被桌上那些五彩斑斓的丝线和漂亮的中国结吸引住了。“妈妈,你做的中国结真好看!”他惊叹道,眼睛里充满了羡慕。
柳青言抬起头,微笑着说:“喜欢吗?妈妈教你做呀。”
白敬安兴奋地跳了起来,连忙坐在柳青言身边。柳青言耐心地拿起一根丝线,手把手地教白敬安如何打结。“首先,我们要把丝线这样绕一圈……”她轻声细语地讲解着,每一个步骤都示范得清清楚楚。
白敬安认真地学着,他的小手虽然有些笨拙,但却十分努力。在柳青言的指导下,他慢慢地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打结方法。经过一番努力,白敬安终于成功地做出了一个小小的中国结。虽然这个中国结看起来有些歪歪扭扭,但他却开心得不得了。
“妈妈,你看我做的!”白敬安举起手中的中国结,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柳青言看着儿子的作品,眼中满是欣慰和赞赏。“宝贝,你做得太棒了!这是你自己亲手做的中国结,可真了不起。”她夸赞道,同时将白敬安的中国结挂在一旁,与自己做的那些中国结放在一起。
下午时分,白逸堂的竹编灯笼终于完成了。他把灯笼拿到屋里,放在桌上。白敬安立刻跑过去,拿起画笔,开始在灯笼上认真地画起小兔子来。他画得十分专注,眼睛紧紧地盯着灯笼,小手小心翼翼地握着画笔。不一会儿,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就出现在灯笼上,红红的眼睛,短短的尾巴,栩栩如生。
接着,一家人开始把做好的竹编灯笼和中国结挂在屋里的各个角落。白逸堂站在椅子上,将灯笼挂在房梁上,红色的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温暖而柔和的光芒。柳青言则把中国结挂在窗户上、墙壁上,五彩斑斓的中国结为整个屋子增添了许多喜庆的氛围。
白敬安也忙得不亦乐乎,他一会儿帮忙递灯笼,一会儿帮忙挂中国结,小小的身影在屋里跑来跑去。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装饰,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当所有的装饰都挂好后,整个屋子瞬间变得焕然一新,温馨和喜庆的氛围扑面而来。墙上的中国结随风轻轻摆动,仿佛在诉说着新年的祝福;房梁上的灯笼散发着柔和的光,照亮了一家人的笑脸。
一家人围坐在屋里,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中都充满了成就感。白逸堂看着挂满装饰的屋子,感慨地说:“过年就要有过年的样子,这些装饰让家里变得更有年味了。”
柳青言笑着点头,说:“是啊,一家人一起动手,这才是过年的意义。”
白敬安则兴奋地说:“我好喜欢我们做的装饰,过年肯定特别好玩!”
在这个腊月二十九,一家人用自己的双手,将对新年的美好期待融入到每一个竹编灯笼和中国结中。这些亲手制作的装饰,不仅装点了屋子,更温暖了彼此的心,让这个新年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和幸福的味道。
在这辞旧迎新的特殊时段,柳青言一家如同奏响了一曲和谐的新年序曲,在忙碌中迎接新春的到来。从腊月二十五磨豆腐开启年味的篇章,那石磨转动间流淌出的豆浆,不仅是美食的前奏,更凝聚着家人共同劳作的欢乐。白敬安那充满好奇与干劲的模样,还有柳青言温柔耐心的陪伴,母子间的互动为这个寒冷的冬日注入了融融暖意。
到了腊月二十六,做新衣的时光满含着对孩子的疼爱与期许。柳青言精心挑选布料,在缝纫机前专注缝制,每一针每一线都缝进了对孩子的深情。白敬安在一旁时而安静注视,时而玩闹,满心期待着穿上新衣的那一刻。当新衣逐渐成型,那份喜悦与憧憬如同冬日暖阳,照亮了整个家。
腊月二十七,炸货的香气弥漫在小院的每一个角落。丸子、酥肉、带鱼在油锅里翻滚,“滋滋”作响,那是年的味道在空气中弥漫开来。白敬安馋嘴的模样,柳青言对火候的精准把控,还有一家人围坐品尝炸货时的欢声笑语,让这个平凡的日子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与亲情的温馨。
腊月二十八,腌制小菜的过程是对传统的传承和对生活的热爱。柳青言熟练地码放蔬菜,耐心地向白敬安讲解腌制的奥秘。做腊八蒜时,白敬安对大蒜变绿的神奇现象惊叹不已,母子俩在劳作中不仅收获了美味的小菜,更传承了过年的习俗,让传统文化在家庭中生根发芽。
腊月二十九,自制新年装饰让家焕然一新。白逸堂编织竹编灯笼时的专注认真,白敬安积极帮忙并提出有趣想法,父子间的互动充满了创意与欢乐。而柳青言制作中国结时手指的灵动飞舞,白敬安在她指导下成功做出小中国结时的自豪,都为新年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温馨。
在这几天的忙碌中,柳青言一家为新年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们在每一个细节中都融入了对新年的美好期盼,一家人的欢声笑语回荡在小院里,让这个即将到来的新年充满了温馨与幸福的味道。这份对新年的期待,如同冬日里的炉火,温暖着每个人的心,也为新的一年奠定了幸福的基调,他们将带着这份温暖与期待,迈向充满希望的新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