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妃这边,前面一门心思全扑在了六皇子身上。
六皇子前两天是有点蔫,但没什么大问题,很快吃好睡好。
只不过偶尔迷糊中会找郭子,旁人解释说郭子以后不能陪他了,他似乎也能听懂,不会再闹。
仆人多的好处之一,这时候就体现出来了。
日常陪着他的,并不只有郭子一个。
而且他最喜欢的,也不是郭子。
而是西殿的人。
所以,过了几天,他也不再提郭子。
这个不大不小的惊吓过去,贤妃恨上了那一拨刺客,听嘉和帝说已经全部被击杀,总算出了口气。
然后,又开始想赏赐的事。
司怀铮和山栀没跟她提,她反而觉得这两人懂事,更上心了。
转眼重阳,太庙祭祖。
又一个丰收年,祭祀过程诸事顺利,钦天监测大吉,嘉和帝连日的阴霾大扫,心情极佳。
过后某日,贤妃心情很好,亲自挨边看着炖了一盅银耳雪梨汤,带上六皇子,出永福宫,找皇上去了。
掐的是个好时辰,嘉和帝忙了一阵,半歇中。
粉雕玉琢的儿子,顾盼有情的妃子,一大一小走来,人没到跟前,嘉和帝就笑了起来。
起身离开台案,就要抱六皇子。
贤妃步子一转,半偎到皇上身边,挡了他的动作。
“皇上,臣妾亲手给您炖了汤,尝尝?”
嘉和帝眉眼舒展,高兴道:“爱妃来得正好,正正好想喝点爱妃炖的汤。”
毕竟是皇上办公的地方,六皇子比较少在勤政殿撒野,对他而言还是新鲜的。已经到处摸摸爬爬的看。
玉珀跟在后面护着。
贤妃等嘉和帝喝上了好几口,才开始说话。
“味道怎样?”
“不错。”似乎为了验证所言属实,嘉和帝最后两大勺,喝完了。
“上个月的各地的折子前后都送到了,各部挑了些重要的送来,都积在一起了。几天没见,可是有什么事。”
嘉和帝没跟贤妃绕弯子,看她刚才不让他抱六皇子的劲儿,估计是想说点什么。
勾勾她的脸,让她有话直说。
贤妃笑意盈盈,眼睛却带着期盼和不确定,说出了心里的想法。
“皇上,腊月三殿下十岁生辰,臣妾念着他三周岁的生辰宴没办,到十五岁大办时间又太远,给他办个生辰宴吧。
说起来,他叫了臣妾这么多年的母妃,我都没带他认识几个人。
臣妾想着他待鸣儿实在是好,又想起刚接他出来那年的疏忽,羞愧得很,都是臣妾做得不好。”
贤妃其实也知道,突然提这么一茬,挺突兀的,毕竟司怀铮之前存在感实在低,而且她还刻意去忽略西殿。
但谁能想到,儿子出生后,关系的走向会是这样。
虽然内心有些别扭,但她有自己的原则,恩仇都报,哪怕就为了猎场这事,她也该有所表示。
这话说得直接,却也算圆滑,不是皇上的错,不是内务府的错,是她这个母妃的错。
正儿八经生辰宴,准备的时间几个月甚至几年的都有。
现在提,不早不晚,刚刚好。
嘉和帝确实没料到会是这个事。
不由想起贤妃刚开始提出让老三出冷宫的事。
他承认自己对贤妃有几分偏爱,毕竟是年少时的心动之人。
但谁也不能试图左右他的决定,干涉朝局。
当时还有几分怀疑她是不是想扶持三皇子,却不想她只是把人接出来,放偏殿养着,压根没花心思培养。
如今亲生儿子出生了,按理会远了老三,却没想到反而亲近了起来。
也许是生了孩子,更懂得怎么照顾人。
果然是他的贤妃,看着得理不饶人,还有几分恃宠而骄,其实还是那么纯粹,善良。
“你做得很好,只是这十岁,历来也没有大办的情况。”
“臣妾也不求大办,皇上~我知道那不合适。但是只在永福宫办也不合适,我还想请时家的人呢,还有安王也要请,这些人又不能都去永福宫。
所以臣妾想着,只要皇上同意办就行,在保和殿办,不用请什么不相干的文武官员。”
贤妃讲理又撒娇,嘉和帝听着舒坦,是那么个道理,本来心里就想满足她,于是干脆利落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