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大人,这朱家是什么来历?有没有希望说动他们?”
“说起这朱家,与郑家倒是有些故事。”
原本朱家与郑家没有什么交集,直到十几年前,朱家的人考取了功名,一路做到了京官。
这郑家为了长久发展,对朱家示好,不仅把盐农这一块给朱家管理,还在前几年给朱家去世的长辈修筑了一个超级豪华的陵墓。
“京官?洪大人知道那京官叫什么么?你也知道我是从京城来的,若是能找到那人,说不定能策反朱家。”
洪大人脱口而出:
“其实那人并不是朱家的轻骨肉,他随母亲改嫁而来,并且改名叫朱悦。后来考取功名之后,才改回了原来的名字,叫什么范仲淹。”
张启听到这个名字,很明显心跳突然加速了。
洪大人眼见张启的嘴巴向两边咧开,赶紧问道:
“张大掌柜,这是怎么了?怎么突然如此高兴?难道你认识范仲淹?”
张启高兴的敲了敲桌子,笑的眼泪水都要留下来了。
“洪大人,我岂止认识,我与那范大人还是异姓结拜兄弟,他是我大哥。”
这下轮到洪大人坐不住了,他没想到张启竟然真的认识范仲淹。
“既然如此,张大掌柜倒是可以去试试,说不定朱家人会卖你一个面子呢?”
“哼!我范大哥嫉恶如仇,一心为国为民,若是知道他们朱家的人如此行径,指不定会怎么骂他们呢!”
说完这句话,张启谢过洪大人以后,直接找到了朱家。
“你们谁啊?有什么事情么?”
朱家的看门老头在听到敲门声之后,通过门缝问道。
“去禀报你们老爷,就说京城的张启前来拜访,有要事相商。”
看门老头一听是京城的人,也不敢怠慢,转身就去禀报。
“吱呀!”不一会,老头折返回来打开了大门,“几位里面请吧,我家老爷已经在大堂等候了。”
这些年朱家跟着郑家也赚了不少钱,宅院倒是挺大的。
来到大堂,只见朱家家主坐在主位,悠闲的喝着茶。
“我忙的很,有什么事情你就快说!”
张启一进门,还没说一句话,朱家家主便开口了。
张启抬头一看,这人正是那日在盐运司看到的人;他也没有客气,对着朱家家主就说道:
“朱老爷,我奉命接手这盐池!可你们却撤走了所有盐农,严重的损害了朝廷的利益,不想获罪的话,希望你赶紧把盐农召回来。”
朱家家主不慌不忙的放下了茶杯,又拿起一个掏耳勺,歇着脑袋说道:
“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什么叫我撤走了盐农,是他们自己不想干了而已!难道我还能强迫他们不成?”
“呵呵!真的是这样么?”张启冷眼看着朱家家主。
“怎么?他们盐农又不是官家的人,你也不是!人家不想做了,你有什么理由强迫人家干?”
张启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二郎腿直接翘了起来,死死的盯着朱家家主,让后者感到十分不舒服。
“你这样盯着我也没有用!大宋律法规定的是百姓有给官家做事的义务,好像没有说一定要给某个商人做事吧?”
“呵呵!你说的没错。可你也知道,这次接手盐池,也是朝廷的意思,你若是耽误了制盐,你担待的起么?”
一直很温和的朱家家主,很不礼貌的用手指着张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