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一边写,一边说道:“经史子集乃我大明文化根基,这部分题目当以经典论述为主。”
说着,他写下了一道关于《论语》中治国理念的题目。
“而数理化等新学问,需注重实际应用。”
朱允熥继续说道,笔下又出现了一道关于物理力学在桥梁建造中的应用题目。
周围的考官们看着朱允熥出题,眼中满是钦佩。
学子们在下面看着朱允熥出题,心中思绪万千。
考试结束后,学子们陆续走出考场,脸上的表情各异。
考官们开始按照答题的标准仔细评判。
在一间宽敞明亮的评判室里,考官们围坐在几张长桌旁,桌上堆满了学子们的答卷。
于是,考官们又开始逐字逐句地检查那份答卷,一边检查一边小声讨论着。
考官们按照答题的标准仔细评判。
根据学子们的成绩,分配实践的目的地。
朱元璋和朱允熥在说此事的时候,一名信使匆匆赶来。
“陛下,陛下,臣有紧急军情禀报!”
朱元璋皱了皱眉头,放下手中的筷子,说道:“何事如此慌张?”
信使单膝跪地,气喘吁吁地说:“陛下,西面远征军传来战报。我军在攻打东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堡时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久攻不破。”
“那城墙高大坚固,敌军防守严密,我军的攻城器械难以发挥作用,将士们死伤惨重,急需援助啊。”
朱元璋脸色一沉,严肃地问道:“咱不是已经派遣了众多精兵良将和充足的物资吗?怎么还会如此?”
信使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回答道:“陛下,那君士坦丁堡的防御远超我军预估。”
“他们的城防设施极为复杂,还有一种新型的守城器械,我军从未见过,这使得我军的进攻屡屡受挫。”
朱元璋沉思片刻,说道:“咱知道了。你先下去休息,咱会立刻商议应对之策。”
信使领命退下。朱元璋转头对朱允熥说:“允熥啊,此事你怎么看?”
朱允熥神色凝重地说:“皇爷爷,这君士坦丁堡是东罗马帝国的重要城池,防御必然坚固。”
“但我大明的军队也并非没有胜算。”
“皇爷爷,孙儿愿亲自前往君士坦丁堡援助远征军。”
“孙儿觉得,此次战事不仅关乎我大明远征军的安危,更涉及到大明朝在西方的威望。”
“孙儿亲自前去,一来可以鼓舞士气,二来也能在当地根据实际情况想出应对之策。”
朱元璋微微一惊,皱着眉头说道:“此去西方路途遥远且充满危险,咱怎能让你轻易涉险?”
朱允熥连忙说道:“皇爷爷,孙儿明白您的担忧。但孙儿也深知,我大明的将士们正在远方苦战,他们需要有人带领他们走出困境。”
朱元璋沉默良久,最终叹了口气,说道:“既然你心意已决,咱也不再阻拦。但你此去一定要小心谨慎,咱会在后方为你提供支持。”
在出发之前,朱允熥把一应事务交给朱高炽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