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易忠海的念头真让人猜不透,比如许大冒,现在不也生活得很好?”
“尽管许大冒承担了更多责任,但他养得起,其实易忠海也养得。”
“但这人的主意实在难猜,预计今后还会变来变去。
我们家不需要过多干涉,所有的事由我来处理就好。”
何宇柱再次摇摇头,“如果房子可以自由买卖,我们现在已经可以搬出去住了。”
“现在还是先住这里吧,计划明年年底前搬回去过年,等你生产完了我们再去父母家住一阵子。”
对此,雯丽并无异议,毕竟这所房子空着也不行。
“提到父母家的房子是否需要整理一下?”
面对这个问题,何宇柱确实之前没有想过,因为自家住处已经够宽敞。
雯丽接着说:“这些年我存了些钱,可以拿出来修缮一番,你看如何?”
“这是个好主意,你不说我还真没想到。
我们借住在你家那段时间,大姐、二姐他们两户人家是没有住宿空间的。”
何宇柱赞同地说:“不过现在不太合适,等明年年底我们回来后再讨论吧。”
“我也是这么想的,到时候不仅要整理工房,还打算把倒座房改造成厨房,并且彻底隔离出父母的生活空间,这样未来的女儿雨雨也会有自己的居住空间。”
雯丽补充道:“这些费用我自己出。”
“好吧,就按你说的办。”
何宇柱没有坚持。
看到雯丽坚决要自己支付这些费用,何宇柱觉得她的成熟令人欣慰。
虽然她一直受保护得很好,婚后也没有遭受何宇柱刻意的管教,而是在细节上的熏陶和支持下,逐步增强了自信心和 意识。
然而,环境的影响无处不在,雯丽的小缺点改了不少,但仍然保持了一些爱好,比如看电影。
看电影时当然要有一些小吃相伴,何宇柱当然不惧这些花费!他的家中存有不少如花生、瓜子等小吃,自己手工制作的味道更为鲜美。
去电影院观影不过是一张票和一罐汽水的开销。
何宇柱本人非常喜爱观影,尤其是前世未及欣赏的经典老片,品质卓越,能亲自坐在影院里享受这种体验实在是一种奢华。
然而,突如其来的风潮对许多才华横溢的电影人造成巨大打击,标志着国内电影黄金时代的终结。
……
第二天一早,易忠海找到南易,对他说:「南易啊,现在你终於安定下来了,有机会要去後院拜见下那位老太太,她是这里最受尊重的老前辈。
」
南易虽然心里有些不快,但仍表现得很平静:「如果有什么事情您需要我帮忙,尽管说。
」提到院子里的那位听力不佳的老太太,他清楚地知道这是最年长的老人之一。
「去拜见一下也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 易忠海满意地回答道,「让我媳妇准备一些好吃的,你也可以展示一下你的厨艺。
」
「好的,」 南易简单答道,「那我先去上班了。
」
「去吧!」易忠海微微点头,随后南易骑车往钢厂方向驶去。
此时何宇柱也出门了,心情愉悦。
雯丽准备先送儿子回婆婆家,然後再去学校,何雨雨则直接回大学,何宇柱家离得最近。
尽管他们看见了易忠海,也没有主动打招呼。
三人各自骑着自行车离开的景象甚为壮观。
这些自行车经历了这麽多年仍然运行良好,确实值得称赞。
接着,何宇柱来到工厂的一食堂,分配了一些工作,又与负责烹饪的几位师傅进行了沟通。
他在帮南易寻找适合的工作岗位!尽管当前的需求不高,但人员众多,
家中有孩子的,每周不知有多少场婚礼需要办理,分派一些任务给南易并不困难,特别是有些人希望能邀请何宇柱,但可能无法负担他的高额费用或时间有限。
由於何宇柱服务的主要对象是高收入人士,包括管理层和技术骨干等。
他当然会优先满足这些人的需求。
这不仅是职业选择的问题,也是维护重要社会关系的策略。
南易的出现恰好弥补了这一部分的缺口。
北京居民非常重视脸面,在庆典日能够请到名厨制作美食是非常荣耀的事。
南易成功填补了这些名厨和何宇柱之间的空白,因此何宇柱答应帮助他。
否则,即使南易再优秀,他也不会为了他而冒犯其他人的利益。
因此,何宇柱仅在一食堂内帮南易找工作,不能急功近利,如果在所有食堂推广,一旦人手不足,就会引起很多人的不满。
至於南易自己,如果在二食堂与同事关系不和谐,那也是他自己需要负责的部分。
情况一时变得较为稳定,食堂的负责人马峰也不再那么焦虑。
他心里明白,在目前情况下,还找不到可以替代何宇柱的人选,因此这个问题需要时间慢慢地等待适当的契机。
最大的阻碍来自于副总厂长李怀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