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九月十一日。
大明平虏伯德川家光的首次谈判,因德川家光的愤然离席而结束。
当晚,
张侯爷暗示施琅和林庆业,率领辽东水师和高丽水师对倭国沿海进行劫掠。
九月十五日,
德川家光迫于压力,重新回到谈判桌上,与张侯爷议约。
经过三日的拉扯,
最终于崇祯十五年,九月十八日,
德川幕府第三任家主德川家光及四位家臣,与大明全权代表、大明平虏侯、辽东经略张璟川,
在倭国石见藩藩城大森,正式签订了明倭《石见条约》。
《石见条约》共十三款,
其中要求德川幕府统治下的倭国:
一,割让石见藩和肥前藩。
二,向大明平虏侯赔偿军费一千万两白银,分五年还清。
三,两口通商,仅开放长崎、大森两处为通商口岸,允许大明、高丽等他国人居住并设派领事。
四,单边协定关税,倭国商品出口需向大明金州商会缴纳货税、饷费,而外销往倭国的商品货物,倭国无权收取任何费用。
五,准许金州商会之注册商人在倭自由贸易等。
六,大明百姓在倭国,享有优待和豁免权。
七,大明可在石见藩和肥前藩自行招募兵勇,倭国应给予最大程度的支持且不得干预。
此外,
德川幕府还同意从大明平虏伯手中,以五十万丁银为赎金,赎回长门、周防、安芸、出雲四藩之地。
……
大森城内,
张璟川正在和郑芝龙商议扩大金州商会的事宜,打算把金州商会按照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模式进行重组。
张璟川任会长,郑芝龙为执行会长,下面设置七个副会长的席位,其中五个席位由苏明玉、周文才等江浙闽商帮代表担任;
另外两个席位,一个留给高丽财政大臣和倭国的锅岛胜茂。
再往下便是各地知名商号代表和高丽、倭国两地的巨商。
长崎和大森这两个通商口岸,皆由金州商会派人来主理,至于肥前藩和石见藩,除了海盗兵以外;
还从高丽抽调了两个营的兵马过来,充当保安团,以维持藩内秩序。
至于徐安国的第二军,张璟川是打算调回辽东的。
毕竟,
对于张璟川而言,辽东才是他的基本盘。
“森儿,快来拜见侯爷!”
郑芝龙看到郑森进来后,赶紧朝其招呼道。
只有十八岁的郑森赶紧上前,躬身拜道:“郑森拜见侯爷!”
张璟川当然知道眼前这个叫郑森的年轻人就是后面从荷兰人手里收复湾湾的国姓爷郑成功。
“无须多礼,”张璟川笑着抬了抬手,开口道:“你父亲是本侯的义兄,咱们可算是自家人!”
郑芝龙笑道:“贤弟啊,我儿郑森一直以来对你是尤为的敬仰,对于领军打仗更是有着极大的兴趣。”
“听说了,”张璟川看着郑森笑道:“带着两万海盗兵,与占据兵力优势的倭国联军打得有来有回,是个帅才!”
“侯爷过誉了,”郑森心中欣喜,但表面上还是沉稳道:“与侯爷这两年所立军功相比,自是不及万一。”
郑芝龙微微一笑,趁机说道:“贤弟啊,愚兄有一事相求,不知贤弟可否答应?”
张璟川冥冥之中已有预感,于是笑道:“你我兄弟,但说无妨!”
郑森看向父亲的目光中,满是期待。
“愚兄想让森儿拜你为义父,跟在你身边学些本领,不知贤弟意下如何啊?”郑芝龙期盼着看向张璟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