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箕沟地处甘肃、内蒙、宁夏三省交界的大山里。
顾名思义,簸箕沟就是一个形状像簸箕的大山沟。
这里原本是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到处是光秃秃的山,没有什么高大的树木,只有一些稀稀疏疏的杂草。
从清代开始,人们就在簸箕沟发现了煤矿,开始开采煤炭,远销甘肃内蒙宁夏各地。
民国时期,周边地区家家户户冬天取暖用的都是簸箕沟的煤炭。
成群结队的骆驼客从簸箕沟驮了煤炭,贩卖到各地,再运了生活物资卖到簸箕沟。
簸箕沟越来越热闹,俨然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独立王国或者说是一个江湖。
那时候的采煤技术落后,没有什么机械设备,全都靠工人下井用镐头采煤,然后用红柳背篓背上来,不仅辛苦,还极其危险,经常出人命。
簸箕沟有个俗语:簸箕沟,煤漏斗,吃的阳间饭,踩的鬼门关。
来簸箕沟的人,无外乎两种人,一种是走投无路的人,另一种是想发财的人。
这里有身上背了人命被通缉的罪犯,有被抓了壮丁逃回来的逃兵,有穷困潦倒吃不上饭的穷苦人
还有拿着大把银子来开矿的矿主,也有想在簸箕沟发财改变命运的年青后生
不管是什么人,能在簸箕沟混,必须是咬铁嚼钢的硬汉子,必须有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脏腑(肚量和狠心)。
下井挖煤的受苦人自不必说,本就是在鬼门关里讨生活,而来簸箕沟开矿的矿主,也是拿着身家性命在豪赌。
因为簸箕沟的矿脉可谓神出鬼没,有些大家都看好的煤矿,几年都挖不出煤,可有些大家都觉得不行的地方,却能挖到矿脉,立马就发了大财。
煤炭被誉为黑金,只要能挖到矿脉,回报的利润可谓一本万利。
好多大矿主豪掷千金,却几年都挖不到煤,赔得倾家荡产,甚至搭上自己的性命
有些小矿主,包下一个小煤矿,有可能几天就挖到矿脉,摇身一变成了巨富大豪。
簸箕沟是冒险家天堂,也可能是他们的地狱。
于是,簸箕沟鱼龙混杂,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残酷的江湖。
新中国成立后,簸箕沟大的煤矿归了国有,小的也都成为当地乡村的集体产业。
旧社会的矿工,都成了煤矿工人,吃上了公家饭,按部就班地下井挖煤,采煤技术也逐渐先进,有了用炸药开采的技术,运煤用起了小火车,工人上下班也不用步行,坐上了“猴车(简易运输车)”。
不过,采矿依旧是一份极为辛苦且危险的工作。
井下到处是瓦斯,随时可能出现透水,冒顶,塌方等事故。
随随便便一处小小的疏忽,就有可能造成灾难性的事故。
能到簸箕沟讨生活的人,依旧是咬铁嚼钢的硬汉子,一般人根本吃不下这份苦。
改革开放后,簸箕沟的一些小煤矿承包给了个人,老板们急缺人手,就四处招工。
而周边地区的农民,单靠种地手里一直紧巴巴的,就纷纷来到簸箕沟干活。身强力壮想多挣钱的,就下井挖煤,不想下井的就在地上装车,即便是农闲过来搞副业打零工的人,也能挣不少钱。
簸箕沟还有句俗话,穷奔井下,富上矿山,簸箕沟的确是能改变命运的地方,所以,沙城县的好多人,也到了簸箕沟讨生活,闯世事。
从沙城县出发,横越腾格里沙漠一千二百里,才能到簸箕沟。
虽然听起来有千里之遥,可沙城县和簸箕沟地区的联系,自古紧密。
明清时期,朝廷官府为经营西北的战略考虑,鼓励沙城县的人们饲养役使骆驼,作为西北最重要的运输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