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都听你的。我看老二这边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了,她下午跟我说要学会计,以后给家里记账。”
李梁也发现了李旺男的改变,听闻她要学会计,长舒口气。
现实中,他二姑姑就是能力极强的注会,有自己的会计事务所,十足十的女强人。
“学会计不错,有目标是好事。只要他们努力学习,考到哪儿就供到哪儿。”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
说话间就看到不远处“蛟县夜校”四个大字,这会儿正是大家入校的时间,所以李梁直接带三个大的混进去。程瑶看着佩服,领李旺民和李旺家在外面等。
夜校对面是个馄饨摊,一对上岁数的老夫妻干的,放了几张桌子,零星有几个人坐那吃饭。
三个人在校门口站着等了半个点儿,程瑶累的腰有点疼。
“妈,我爸他们啥前儿出来?”
“是啊妈,我都累了。”
李旺家说完,毫不顾忌的坐在地上,敲着自己的小短腿。
走了一下午,腿都走直了。
没等程瑶回答,街对面卖馄饨的老太太,笑着冲她招手——
“带孩子过来坐着等吧。下课且得一会儿呢。”
“不用了大婶儿,谢谢您。”
“过来吧,反正现在也没人,凳子空着也是空着。”
程瑶见她热情邀请便不再推辞,领孩子们过去。
“那烦大婶儿给我们下碗馄饨吧。”
“下啥馄饨,你就踏踏实实坐着。这个点肯定都吃完来的,哪里还吃得下。等他们下课要是饿了就再点,咱家馄饨一毛钱一碗,不要票。一碗有八个馄饨,还有肉星呢。”
老人家说话的同时,手上的活儿也没闲着。
一个个纯手工包的馄饨摆在盖帘上,再蒙上屉布,免得落灰。
程瑶安顿好孩子,凑过去跟她聊天。
“大婶儿,像您这么摆摊没人管吗?我们村卖个鸡蛋都得偷偷摸摸。”
最后一句声音特别小,瞬间拉近二人的距离。
老太太笑着摇头,大方的说:
“现在具体啥政策不清楚,反正摆摊没人管,也没有人来抓。我看你儿子也不少,往后需要的钱也多。我六个儿子,娶媳妇、盖房子都是钱,光靠那点退休金根本不够……”
老人家跟公园卖糖豆的大哥一样,都是健谈的。老两口是正经职工退休,每月都有退休金。六个儿子下乡三个,两个接班,还有一个在印刷厂做学徒。
看似五个人赚钱,但想要都娶上媳妇,这点收入可是杯水车薪。
“……现在下聘都流行三转一响。除了32块钱的半导体收音机买得起,其他自行车、手表、缝纫机都上百元,还得要工业票。我有六个要账鬼,不干咋整。”
“那您干小摊不要票,不一样买不了三转一响?”
老太太意味深长的看了她一眼,趁老伴儿给炉子添柴的功夫,小声说:
“傻丫头,想买哪儿还不有买不着的?!只要钱够,啥都可以。所以回去就抓紧摆摊吧,我们老两口每天都在这儿,如果你赚够了钱想买,我帮你找地方。”
言外之意,人家有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