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蛇起陆,龙是河道,蛇代表陆路。龙蛇起陆,意味着大地发出杀机,地貌会发生改变。
罗教教主沉吟,想到如今秋汛时节,若是黄河水患泛滥于东山省,自然会出现龙蛇起陆的灾难。
若是东山省都出现水患,那中州之地,怕是水患同样会很严重。
他随即说道:「没想到,你对黄河水患还颇有研究。」
红发衍空见罗教教主一语道破天机,心想:「这老小子,倒是愈发长进了。」他发现罗教教主现在的头脑比心月狐描述的清醒不少,颇觉讶异。
问题是罗教教主咋就能被徐青忽悠呢?
他这个邪魔,难道还不够专业?
红发衍空心里稍微有点郁闷,但他很快振作,淡然一笑:「教主博闻广识,令人佩服。」
罗教教主心下得意。他这是在徐青那里教训吃多了,总归是吃一堑长一智的。
他其实也在学习徐青的一些思维模式。
毕竟徐青的战绩摆在那里,而且这次直接一人怒斥北孔,既惊天动地,又让人不免琢磨出许多门道来。
以往大家斗一个势力时,总觉得对方势力庞大,己方实力不够,行事未免有些畏手畏脚,但只要仔细分析,多从敌人内部角度挖掘问题,很多看似很大的困难,细分下来,反而可以看成不同的小困难,这和武学道法的见招拆招,本质上没多大区别。
实际上,到了乱世同样如此前期大家手段比较粗糙,都是野蛮生长,到了中后期,生存下来的势力,都是身经百战,经验刷满,那时候,多是用国力碾压了。
奇谋妙计,顶多当点心,没法当正餐。
另外一方面,众邪虽然各自心怀鬼胎,但在徐青那里吃够了不团结的亏,这次商议之下,决定约法三章。
至于到底遵守约定与否,肯定得随机应变。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先约了再说。
如果大家到时候都不讲信用,何尝不也是一种都讲信用。
同进做不到,同退估计还是心有灵犀的。
心月狐上次受了重击,折了一道分神,这次也学老实了。真正的乱世还没到来,它得趁机先发育,找到机会救出本体,恢复巅峰实力,届时才能找到自己的机会。
每逢乱世,便是它们这些妖孽的机会,谁能把握住杀运,脱颖而出,便有机会得道。
北直隶,中州大禅寺的山门知客僧,迎来天师府的道人。
这是来送信的。
知客僧连忙迎进去。
大禅寺和天师府不算世代交好,但都是传承千年以上的道统,双方之间,颇有尊重。
见了寺中长老,道人说明来意。
原来是请雄禅方丈去参加罗天大的观礼。
本来佛道不同流,这种事大禅寺身为佛宗一大修炼圣地,自然没必要去凑热闹。
不过,雄禅少年时得过老天师指点,双方是忘年交,多年来,屡次有书信交往,又是笔友。
这种大事,请雄禅私人前去观礼,倒也说得过去。
长老闻言,却只能道歉:「寺雄禅数日前闭了死关,参悟天人之道,着实不方便去。」
他是负责迎来送往的。一番道歉之后,送了许多礼物,交给送信道人,请其务必转达大禅寺的歉意。
人家礼数做足,确实也有情由,送信道人推脱了一次礼物,人家非要塞进来,他也只好收下。
而大禅寺还派了送礼的挑夫,帮送信道人担运行礼。
下山时,送信道人,却听见大禅寺的山中,隐隐有经文声回荡。
他负责天师府的交集,本身博闻广识,听出经文声竟是「往生咒」一类,心中暗自称奇。
这大禅寺无端端念什麽往生咒呢?
送信道人暗自记下此事,路上忽然听到,黄河发了大水,一地流民。他于心不忍,私下做主,
将收到的礼物拿去换了粮食,救济灾民。
一路慢吞吞的,回到了天师府,回见老天师。
这老天师,不知活了九十岁,还是一百岁,反正同辈的道人都仙去了。如今看来,依旧是中年人模样,宽大的道袍,依旧遮掩不住他宽厚的身材以及饱满的肌肉。
他盘坐在炼丹并前,听着送信道人的回禀一路见闻,以及私下做主,将礼物散去救济灾民的罪过。
老天师:「修道是忘情,不是绝情,见生民受难,心有不忍,乃是自然之事,怎麽能称为罪过呢。」
他顿了顿,又接续道:「知善,你说听到大禅寺山中有往生咒经文声,没有听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