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计划书,杨乾准备聊些其他的,例如基因病毒特效药研究进度。
结果青薇拿出了另一份计划书,这是一份火星改造开发计划书。
火星之所以受到航天探测领域的看重,主要还是因为火星气候不算太恶劣,是当前的航天探测水平可以做得到的。
并不表示这颗星球就非常适合人类居住,主要是太小了。
直径只有蓝星的一半,体积只有蓝星的15,质量更是只有蓝星的11,重力只有蓝星的38。
但凡有其他选择,就不会将火星纳入优先选项。
在青薇给的这份计划书里面,觉得火星还是具有一定的价值,只要解决好重力问题。
以前想要增加一颗星球的重力,只能通过增加星球的质量来提高,现在不需要了,可以利用空间技术增加星球的重力。
虽然这样耗费的能源较高,但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但不意味着改造就简单,火星改造主要集中在大气改造方面。
第一,调整火星大气成分和比例,增加大气厚度和压强,这是最重要的部分。
第二,提高火星磁场,由于其体积太小,项目组觉得单纯依靠星球自身产生地磁,可能地下活动过于活跃,不利于地表生物生存。
所以他们打算使用人造地磁技术,在星球内部地质不那么活跃的情况下,提高地磁强度,抵御来自宇宙风的侵蚀。
第三,提高火星平均温度,这一点其实随着大气结构和厚度的改变,会慢慢改观,倒是不用刻意去提高温度。
削弱极端沙尘暴,火星上的沙尘暴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大,不解决这个问题,对生物生存也是极大的考验。
解决办法也很简单,就是增加火星地表水,种植植物,放养微生物等等措施,如果实在不行还可以改变地表特征,在关键地方增加高大的山脉即可。
当然,如果舍得投入,也可以给火星找个卫星,质量不需要月球这么大。
整体来说,火星改造的难度要比金星小很多,在星球改造项目组里面,只是顺手而为。
特别是很多改造金星的设备,用完之后还可以用在火星改造上面,节约了火星改造的成本。
以上都是比较经济的改造方案,还有另一套改造方案,很简单,就是拼命给火星增加质量,让其接近蓝星。
这就牵扯到增加的质量哪里来。
项目组给出的两个方案,第一个是在太空寻找太空陨石或小行星等。
不过根据目前观测到的数据,就算将整个小行星带,甚至是柯伊伯带的小行星都弄来,也很难让火星的重量达到蓝星的水平。
而且项目组觉得小行星上的资源具有极大的开采价值,一旦落入火星,很有可能沉到地底,开采难度加大。
所以这个方案看似可行,实际上是最不可行的,而且成本也不低。
第二个是从其他较大天体借质量,例如木星、土星等,虽然这种大行星是气态星球,但内核可不是气态。
甚至他们还有更大胆的想法,就是从太阳借点质量,从技术上来说是可行的,就怕引发不可预知的问题。
整个计划看上去很美好,但杨乾觉得目前来说不太现实。
“火星计划你们可以逐步完善,但暂不执行,不过你们倒是可以在火星建设科考站,也许有些收获。
如果觉得这样还不够,也可以开发火星旅游项目,不过参与旅游的人需要使用伴生守护者,配合机甲,倒也不用担心生命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