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指着跪地不起的于谦,胸膛起伏剧烈。
“朕不杀你,朕不是昏君,也不会让你借朕的名声得逞落个死谏流芳的好下场。
但朕也要凭公论处,你担任兵部左侍郎一职多年,供职兵部更是十余年,军中训练和武官兵将的袭替汰除就是你的本职。
诚如你所言军中懈怠训练,兵马羸弱的话,那你又是何等的失职!
令!都察院和锦衣卫北镇抚司即刻查处于谦失职之罪,罢免其兵部左侍郎一职,将其下诏狱!”
面对这个直言进谏的结果,于谦没有再为自己争辩,虽有愤怒,但更多的是对大明朝迷茫的将来而感到痛苦。
取下官帽,闭上眼,挥挥袖子摊开双臂,任由侍卫军将他拖走。
在场的不少官员都知道于谦的为人做派,不免为于谦而同情痛心,但皆不敢言。
朱祁镇指着皇位与一众文武霸气说道:
“北伐势在必行,朕也必会御驾亲征,不破瓦剌,朕耻于坐此皇位!”
……
【励精图治,延续大明盛世的朱瞻基,却因繁重的政务压力而英年早逝。
也有说法称,朱元璋有十个儿子四十岁前就因病早逝,朱高炽十个儿子,也有多达七个没活过四十岁,所以猜测朱瞻基可能也有遗传疾病的影响导致早亡。
朱瞻基在位十年,去世时年仅三十六岁。
皇位由其子朱祁镇继位,是为明英宗。
朱祁镇继位时才九岁,由仁宣时期的三杨和太皇太后张氏辅政。
张氏就是朱高炽的妻子,朱瞻基在位时,军国大事就多听从她的裁决。
她告诫皇帝重视民心,关心民生,并慰劳旧臣,勉励他们辅佐皇帝。
九岁的朱祁镇即位,面对主少国疑的局面,她拒绝垂帘听政,而是选择信任英国公张辅、大学士杨士奇等老臣,让他们辅佐朱祁镇,稳定了朝局。
张氏的一生历经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六朝,她的一生都称得上品德高尚,贤惠有加。
后世的历史学家甚至赞誉其为“女中尧舜”。
张氏和三杨在世时期,朝政清明,国力鼎盛,但是等到他们去世后,十六岁的朱祁镇开始亲政。
因为太监王振自朱祁镇幼年时便开始陪伴其左右,在长期的相处中,两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朱祁镇亲政后,自然重用亲信王振。
可是王振为人狡黠,作为奴婢常年的卑微让他对权力痴迷,更希望通过权力获得他人的尊重。
没了三杨和张氏压制后,他通过打压异己,提拔亲信,逐渐在朝廷中树立权威,势力不断膨胀,成为明朝第一位专权的太监。
年轻未经世事的朱祁镇,却对他更加倚重,忽视了权力的平衡。
进而在王振的怂恿下,朱祁镇渴望建功立业,并独断专行决定御驾亲征讨伐骚扰边境的瓦剌。
最终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大明几十万大军尽丧,就连朱祁镇本人也被瓦剌俘虏,成为纵观历史上都少有的被外族俘虏的皇帝。
因其以一己之力葬送了占尽优势的大明军队,断送了大明朝的未来,使明朝从此走向下坡路。
这种事连再英明的外敌雄主都做不到,却让他给做到了。
因此被后世的人们讽刺为“大明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