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在前面天道所盘点透露出来的历史信息,让诸天万帝们知道,华夏中原在天道历史进程之中,只是错过了一个大航海时代而已。
毕竟,那也只是一个强者掠夺,弱者苟活偷安的时代罢了。
在华夏中原数千年的传承历史之中,华夏中原王朝,从来都不缺少向外扩张与开疆扩土的时候。
但是,华夏中原王朝在开疆扩土时,占据到的土地有很多,也有更多被放弃掉的土地。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土地贫瘠与生存条件差,不适合迁民移居与占据该地区了。
造成这种因素,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合适耕种的粮食作物。
土地贫瘠,种不出粮食。
就没有人原因停留居住,没有居住就无数形成集居地。
不能形成集居地,就无法建村,建镇了,就形成权力机构进行管理与统治,乃至派兵或是军队保护该地区了。
真正限制王朝帝国发展扩张的,不是一时强大的武力,而是能永久居下的百姓,与能耕种的粮食。
没有粮食,哪里来的百姓?
没有百姓大量居住的地方,又怎么可能形成永久的统治权?
现在天道先是讲述了三大耐寒,并且可以极为的恶劣土地上,又不与主食农作物,抢生存土地,就能种植的三大粮食作物后。
并且还在昭告天下所有人,都知道在后世的大清王朝,是通过大力推广了这三大粮食作物,帮助大清百姓渡过了小冰河时期天灾的。
最后,还能把人口发展到四万万人之众。
这几点原因相加之下,不管是皇帝,将相,权贵,以及百姓们都知道了,这三大粮食作物的重要性。
要知道,四万万人之众,是什么概念?
那是将近二十倍于大秦帝国的人口。
是汉末三国乱世时期,入册户籍人口的上百倍。
是强唐鼎盛时期的四倍人口,是繁宋时代下的三倍之巨,是大明王朝中兴盛世时的超过二倍以上的人口。
人口多了,那么王朝帝国,又有了能种植的粮食作物。
那么,那些被帝国王朝所占据,并能实现永久统治的土区,不就变多了?
大秦始皇界。
秦始皇赢政,震惊了,也错愕了,四万万人口,需要多少粮食才能养活这么多人?
几期天道盘点下来,始皇帝赢政忽然发现。
自己在天道历史进程之中,虽然是华夏千古历史进程中的第一位皇帝。
但是大秦帝国的疆域,以及百姓民众等方面。
远远都不如后世的任何一个王朝时代
若是只论朝廷中政治能力的话,秦始皇赢政有自信,不会比任何一个华夏皇帝差。
但是朝廷之外呢?
自己灭六国统一了天下,让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之后呢?
虽然这些功绩,依然是功在当代,也利于千秋的大功绩。
但此时的始皇帝赢政还是觉得自己身上的功绩与荣誉,还是太少了。
大汉武帝界。
汉武帝刘彻:“四万万人口~!”
“先是盛唐时期的九千万,然后是南宋时代的一万二千万,再到大明时期的一万五千万,接着就是大清时代的四万万。”
“那在大清王朝时代之后呢,华夏中原大地百姓的人口又有多少了?”
虽然在天道盘点中,知道大明王朝,是最后一个汉人政权所统治的王朝政权。
但是,汉武帝刘彻始终都不相信,后世的外族胡人大清,真的能实现千秋万代的统治。
因为汉武帝刘彻细心的发现了,在天道历史进程之中,越是往后的时代,所发生的历史事情与事件,牵扯的关联事件,忽然也就越大。
比如天道在对火器的介绍时,就已经不只一次在强调,华夏中原火器的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