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另一端的大陆三大粮食作物真的有这么好吗?”
“要怎么才能得到它们,我现在就想耕种它们”
“竟然可以当成主食来食用,重点是这三大粮食作物都耐寒”
“要是有了这三大粮食作物,我们是不是就不用一直稷(粟)了?
与诸天帝王相比,诸天下的百姓们,他们更想得到这三大粮食作物
毕竟在大秦帝国与西汉时代之前,百姓们主要种植的主食农作物是稷(粟),以及小麦为主。
到了东汉时代,高梁才从非州传入华夏中原,并且在南方开始传种。
有人认为高梁是在汉宣帝时期,设立西域都护府之后,从西域各国手上传入到华夏中原大地的。
【在大航海时代下,粮食作物一(土豆)与粮食作物二(番薯),被西方人从世界另一端的大陆带出来之后,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进行耕种。】
【并以此为手段,西方殖民者们,在其所占领的每一处土地上,殖民着当地的民众与百姓。】
【粮食作物一(土豆)与粮食作物二(番薯),被他们按照战略物资被严格把控着,若是有人想将种植的技术与种子,偷走,都会被他们处以重罪。】
【严重者被会当众处死。】
殖民与殖民?
殖民,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天道盘点之中,并且都让华夏的帝王们为之诧异。
大秦始皇界。
秦始皇赢政:“这殖民是什么意思?难道天道是在告诉朕,是用粮食来管控着那些地方的平民百姓吗?”
看着这一段内容,几乎和之前,设想的相差不多,但在殖民这个词的理解上,在感觉上,似乎又有些不同。
至于哪里不同,可能是因为,后世西方人把种植的技术与种子,将其偷走的人,会处以重罪的原因吧。
在秦始皇赢政看来,若是大秦帝国时代,就能拥有这些粮食作物一与粮食作物二的种植的技术与种子的话。
那肯定是希望,能种植这些粮食作物的人越多越好,到时候大秦帝国的财政税收,就会越多了。
但是这后世的西方人,似乎把这些粮食作物一(土豆)与粮食作物二(番薯),当成政治之事来看管,并且看管的非常严格。
大唐太宗界。
唐太宗李世民:“看来我之前的想法,似乎是正确的,而在天道历史进程中的后世西方人就是这么干的。”
大隋明帝界。
隋明帝杨广:“原来粮食作物,还可以这么使用。”
“以粮控夷,只要让他们能够活命,就足够了吗?”
【粮食作物一(土豆)与粮食作物二(番薯),从大航海时代开启之后,在西方殖民者的带动下,开始在世界各传播种植起来。】
【也算是给,处在小冰河天灾时期下的世界上的平民百姓,带来一丝生机。】
【然而,也仅仅是一丝,不会饿死的生机。】
【粮食作物一(土豆)与粮食作物二(番薯),如果长年累月的单一食用,也会对身体造成影响。】
【而粮食作物一(土豆),在大明的万历后期,才被海外的汉人富商偷偷带回到华夏中原大地进行种植。】
【但很可惜的是,此时的大明王朝与权贵们,只顾着朝廷中的权力争斗,并没有几人,是真心实意的在意着民间大明百姓的生死情况。】
【然而粮食作物二(番薯),在传入华夏中原之中的波折,却要比粮食作物一(土豆)要更曲折一些。】
【在大明万历世间,就已经有三名华夏汉人,从华夏大地之外,将它带回到华夏大地中了。】
【其中最早者,为大明广东省的高州府,吴川梅菉人林怀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