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先因功晋抚宁侯,再晋保国公。
保国公与英国公两大顶级勋贵联姻,风头无二。
接下来的时期,总体相对平淡,等到英国公府再有这种风光,是明末英国公张维贤,先保天启皇帝登基,再保崇祯皇帝登基,两次从龙之功,才使得英国公府在明末重现昔日风光。
能成为勋贵家族的,谁祖上还没有阔过。
张维贤自然清楚伯父张元功对他的期望,同时,他还有些担心。
“伯父,并非侄儿推脱,侄儿在京营中学过步兵作战和骑兵作战,就算是火器,侄儿也精通一些。可海战,侄儿确实不懂。”
张元功语重心长,“你还年轻,不懂可以学。”
“我隐隐有种预感,皇上想将安南、南洋的那些土地,全部收复。”
“别看我大明朝的心腹大患是草原,可北边那地,本身就种不出多少粮食,边军还连年烧荒,地都秃了,谁也不愿意跑过去啃沙子。”
“南边的地,好赖不济,能产粮食。”
“至于海战,你还年轻,以后的路还长着呢,慢慢练,总能练出来。就算是练不出来,也无妨,大不了再转练步兵。”
“只要你有军事经验,无论在水还是在陆,再加上你有国公的爵位,将来必受重用。”
“一朝天子一朝臣,当今天子重用的是宁远伯李成梁、腾冲伯戚继光,还有那个被封为迁安伯的杜桐。”
“杜桐的爵位虽然是流爵,看着吧,以后肯定会变成世爵。”
“而我们这些老勋贵中,怀宁侯、镇远侯,都老了,如今是临淮侯撑场面。宁阳侯被皇上选为吕宋总兵,已经是矬子里拔将军了。”
“用人之道,首在制衡。咱们这些老勋贵与新勋贵争,是皇上乐意看到的。”
张元德看向张元功,“大哥,您说这次收复吕宋之后,陈璘会不会也得一个爵位?”
张元功沉默片刻,“不好说。”
“我猜,皇上肯定是愿意给陈璘封爵的,但文官那边同不同意就不好说了。”
“陈璘戎马一生,都快六十了,之前在缅甸就立下大功,被皇上超擢为右都督。后来因倭寇火烧福宁州的海防馆而被降职为都督同知。”
“我估计,凭收复吕宋之功,最有可能的是被超擢为左都督。毕竟我大明朝的军功是南不及北,海不及陆。”
“自嘉靖以来,爵位是越来越难得了。戚继光和李成梁两个人,那都是熬了多少年才熬出来一个世袭伯爵。”
“杜桐的那个迁安伯爵位,是皇上坚持要封的,还只是个流爵。”
“不管怎么样,陈璘都是南方将领中的佼佼者,而且家族人丁兴旺,不可小觑。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必须交好。”
“我已经命人准备好了厚礼,贤儿你南下的时候带上。咱们家不缺钱,该打点的要打点,该拉拢关系的要拉拢关系。”
“侄儿明白。”张维贤应了一声,接着又问。
“伯父,吕宋的战事结束后,侄儿是继续待在吕宋,还是返回大明任职?”
张元功早就为张维贤计划好了,“吕宋收复后,就是教化当地的土人了。跟那群菜包子练手能练出什么来,不得越练越菜,还是要回到大明任职。”
“还是继续待在水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