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大家总算知道,他们这些人都是自作多情。
说到底,人家是一家的。
叶清岚皇太女的身份,在新皇那里是板上钉钉,他们再在私下搞小动作,最后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胳膊拧不过大腿,既然皇帝让他们看,那他们就看着好了。
就看看这位皇太女殿下,能折腾出什么花儿来。
册封皇太女的旨意颁布后第十日,沈家上下都认为给朝臣缓冲的时间已经够了,于是这一日早朝,叶清岚光明正大的上朝听政。
她站的位置比沈渊沈桓还要靠前些。
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朝臣们早有心理准备是一回事,亲眼看到被个女人压过一头,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当即就有心高气傲的老臣,仗着自己年长,嚷着要辞官。
说羞与女子同殿议政。
这位大人六十有余,历经三位皇帝,算是朝中资历很老的老人了。
他笃定了沈还山初初登基,不敢急切的打压“旧人”,因此很有几分倚老卖老的意思。
岂料沈还山从来就不是个怕人威胁的。
到现在,这些朝臣可能还看不清楚,沈还山和先帝最大的不同,是他是真刀真枪上过战场的,讲究个一力降十会。跟他玩儿那些弯弯绕绕的花花肠子,他不是玩不过你,但他鲜少有那种耐性。
不服,打服就是了。
他也不像弘光帝,喜欢朝臣拉帮结派,搞什么制衡之术。他是跟底下这帮子大臣做过同僚的人,他们那点小九九,他心里一清二楚。这些朝臣一旦私下走的近了,那不是背后搞阴谋,就是一起蛐蛐皇帝。
就如今天,一个老臣站出来要辞官,很快就有其他人站出来,也说要辞官。
这就是一早就商量好了。
这些人与其说是拿辞官威胁他这个皇帝,不如说是想给叶清岚难堪。
他们觉得,叶清岚要是识相,就应该羞愤离开。
沈还山想到这里,连忙看自家外甥女脸色。
只见叶清岚神情坦然,不动如山,仿佛那些人闹得这些事都不是冲着她,更不要说觉得羞愤难堪等等情绪,那是一点都看不出来。
叶清岚不在意,魏曦和沈渊沈桓却个个眸光阴沉。
沈还山暗笑,心想这些大臣还质疑他选继承人的眼光,看看,论沉稳淡定,论喜怒不形于色,谁能比得上他的姣姣。
沈还山一直没有表态,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但见他一时没有说话,很多人也以为他是有所忌惮。
毕竟若是刚登基就逼得朝臣们纷纷辞官,这说出去,对他名声有损。
抱着这样的心态,有更多人加入到辞官行列。
转眼就跪了三分之一。
沈还山一直漫不经心的神色变得高深起来。
站在下面的人,如苏怀那样的人精,当即就心里“咯噔”一声,替跪着的那些人捏一把冷汗。
也有像礼部孙尚书,跟先皇那是沾亲带故,一朝江山易主,他虽说表面上为了身家前程一直对新帝多有奉迎,但心里到底是害怕沈还山容不得他的,所以会鼓动下面的人时不时给新皇出点难题。
就像今天,底下跪着的要辞官的人里,就有他的人。
此时,所有人都以为沈还山会妥协。
哪怕不会当场废了叶清岚这个皇太女,起码也会暂时先让她回避,安抚一下朝臣的情绪。
今日她回避出去,往后再想上朝,可就难了。
一个不能上朝听政的皇太女?
呵,谁还会将她放在眼里,赶她下台是早晚的事。
退一万步讲,法不责众,皇帝总不能为了个女子,让这么多官员没脸面吧!
跪着的胸有成竹,站着的踌躇不定。
苏怀和宋孝廉等人,眼观鼻鼻观心,很多人见他们不动,自然也不敢妄动。
气氛紧张焦灼之际,一声轻笑传来。
这一声女子的轻笑,在一片肃穆的朝堂当中响起,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不刺耳,却震得所有人心头一颤。
沈还山听叶清岚这笑声,就知道这小丫头对眼下的情形必然是有成算了。
他想的是,既然这些人敢拿辞官威胁他,那就让他们如愿。但这样一来,朝廷当中的官位缺口就会太多,难保某些人心思活泛的人不会借机做些什么,到时候扰乱整个朝堂的秩序,后续也很麻烦。
投鼠忌器,沈还山觉得憋屈。
叶清岚一笑,沈还山立刻也笑了,他决定把这个烫手山芋交给自己这猴精猴精的外甥女:“依你看,这情况朕该如何处理?”
叶清岚站出来,从容应答:“各位大人既然去意已决,儿臣以为不好强人所难,正好皇上初初登基,也该开一次恩科,到时候选新人顶上朝中空缺便是了。”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她竟然一言不留,这些人拿辞官威胁让她下台,她就干脆顺水推舟,夺了人家的官职!
竟然如此专横!
如此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