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额娘请讲!”
“后宫嫔妃不得参政,这一条不知皇帝还记得不记得?”儿子自是不敢忘,只是皇额娘怎么会突然问起这个?
“允峨虽然被皇帝拿下,但他还是亲王时,曾给温禧贵妃请封,此事不知是谁的主意?”
“皇帝听后一愣,终于想起什么一般,嘴巴动了动,还没来得及开口,太后又出了声!”
“皇帝身边的莞嫔素有女中诸葛之称,就连哀家这个常年不出,寿康宫的老婆子都有耳闻,除了追封太妃,封允峨之女为公主一事,也少不了她的出谋划策。”
“太后的话到此处,手中的茶盏往桌上一放,一声清脆的声响紧随而至。”
“哀家倒是不知道,这后宫嫔妃何时有了这么大的权力和本事,竟敢一次次插手朝政”。
“这男女之间于情浓时,自然对方说什么都对,可一旦旁人指出,仔细回想该觉得甄嬛当初的诸多建议早也超出一个嫔妃该说的。”
“只是甄嬛到底占了些先天优势,皇帝沉默片刻,开口道;不知是什么人在皇额娘跟前嚼舌根,扰了你的清净!”
“这些事传得沸沸扬扬,哪里需要旁人来传话。皇帝也没有想过,若是此事传到外头言官耳中,该引发怎样的轩然大波?”
“太后教训得是,是儿子草率了,不过莞嫔一个女人,谈的都是后宫嫔妃的事,太后不必担心。”
“皇帝性子冷淡,从小也不与太后亲近,现在虽然知道太后说的重要,也不想就此低头。”
“到底皇帝是太后生的,她对皇帝性子了解,自然此别人清楚。瞧见对方如此,就知道是自己着急了些。”
“他们母子历经千辛万苦,才走到如今这一步,不管是为了什么,太后都不能眼看着甄嬛干政而不提一句。”
顿了顿,太后放缓了语气“哀家知道,莞嫔得皇帝喜欢,但你是天下之主,是大清的希望,就算喜欢也该有分寸才是。”
“莞嫔聪明,漂亮,哀家看了都喜欢,但后宫嫔妃最忌恃宠而骄,皇帝这样不是宠爱,而是害她。”
如果真的这样下去,腌知没有她心大了那天?
“太后一番话,让皇帝握着株串的手一紧,脑中突然浮现出甄嬛与四阿哥私底下见面的一幕来。”
难道………
“可这想法还没转过两便,太后又开口道:皇帝喜欢莞嫔,哀家本宫不该说什么,可皇帝可还记得,当初莞嫔怀四公主时,哀家下个什么懿旨?”
“太后这话又让皇帝一愣,因着淳常在的事,太后曾下旨要甄嬛生下孩子后,给孩子从找个养母。”
“可自己当时太高兴了,竟然将此事忘记了,事后也根本没有跟太后当面说起此事!这是自己的疏忽。”
“如此作为,岂不是让太后在,满宫嫔妃面前落了面子。可偏偏太后也没有对此事多说什么!更让皇帝心里不得劲。”
“轻轻呼了一口气,皇帝开口道;这事”是儿子的不是,也该提前向皇额娘说明!”
“皇帝何必如此,莞嫔生的不过是个公主,哀家的话可以当做没有说过,也没什么,可是皇帝千不该万不该,让莞嫔一而再再而三的说极朝政。”
“说道这里,太后转头看了皇帝一眼,见对方神色似乎有些愧疚,心中微微一定。接着道;哀家知道,你这么多年心中依然记得柔策。”
“莞嫔因长得像,你就对她多有宽容,这些都是小节,但皇帝你该时刻紧记自己身份。”
“是,此事是儿子的疏忽,多谢皇额娘提点!”
“你我母子,哀家自然不会害你,此事你心中有数便是。至于莞嫔哪里,哀家会让竹息请她来一趟寿康宫,若是不好好提点提点,将来还不知道要出什么岔子!”
“皇帝下意识想拒绝,可一想到此事是自己理亏在先,就熄了这样的心思。”
“点了点头还要皇额娘出面,是儿子的不是。”
“罢了,不过是一点小事,另外淑嫔那里,如今又有了身孕,皇帝有空多去看看,皇家子嗣最为重要。”
“是,昨夜儿子就宿在延禧宫,还请皇额娘放心。”
“如此便好,还有一事,哀家听说华妃已经病了半个月了,这是怎么回事?”
“也许是苦夏,华妃近日来身子有些不好,但皇额娘不必担心儿子已经去看过了,瞧着面色有些苍白,精神头已经恢复了。”
“儿子也问过太医,都说无碍,想必中秋前后就能出来。”
“嗯!年羹尧重要,华妃不能出什么岔子。儿子明白,皇额娘放心便是。”
“华妃身子不适,哀家会让竹息去一趟翊坤宫,不知近日来温贵人伺候皇帝可还妥帖?”
“太后这话问得弯弯绕绕,又点了嫔妃出来!不必太后明说,皇帝已经明白太后的意思。”
“温贵人出身特殊,自然应该谨慎对待,略略顿了顿,皇帝开口道:皇额娘是担心博尔济吉特氏野心大?”
太后摇了摇头“哀家年纪大了,再怎么担心也是为了皇帝的江山社稷着想,身子康健。”
“看样子你心里也有定计,那哀家就不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