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悍匪投靠
村学里的孩子,起得很早。
一行人尚在门外,就听到里面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冯蕴低头看一眼元尚乙,见他双眼晶亮,就知道他喜欢这里。
“等丹阳郡王试讲时,阿元可来监察督责。”
说是监督,其实是让他感受一下村学里孩子的学习氛围。
但小皇帝背后的质疑,他不便反驳。
如果内容出错稍后用浏览器尝试阅读!
冯蕴看着他的表情,突然有些不忍心。
他瞥一眼小皇帝,见他沉默乖巧,薄唇微微一抿,暗暗松了口气。
“困守多日,山上粮绝,昨日夜里,匪首终于肯与阿舅见面商谈,但只允许阿舅带两个侍卫上山。”
她道:“大旱之年,百姓只有流亡。没有水,便去有水的地方生存……”
“没事,讲得不好,我们便不要他讲了。”
敖七也意识到自己方才太高兴了,措辞不对,连忙改口道:
“不是归顺,而是投靠。”
敖七慢慢低头,不去看那双眼神,“侯准自然不肯投降,但他大抵也敬佩阿舅只带一人上山的孤勇,没有为难,认真坐下来跟阿舅谈了。”
而喻宝川眼下在界丘山的石墨矿场做管事,是村里最先报名的五个人之一。平常冯蕴有什么安排,喻家也是最积极响应的人,就是性子有些软。
但人是没有办法跟天斗的。
冯蕴内心暗叹。
元尚乙瞄他一眼,又眼巴巴望向冯蕴。
“秀峰山匪首侯准,答应放下武器,归顺长门……”
“因为今年干旱,到处都缺水。”
久不相见,她停下脚步愣了片刻,才缓缓笑开。
“什么?”冯蕴以为自己耳朵听错了。
不料,看到的,是少年敖七。
濮阳纵脸色一沉,心里刀割似的,再次品尝到被人鄙视的滋味。
冯蕴惊讶地看着他。
“小七?你怎么来了?”
可这时回过神,他才看到冯蕴手里牵着的,是当今小皇帝。
元尚乙放下手头的书本,“娘子,他们为何要抢水?”
一人一骑飞奔而至,马蹄在干燥的空中留下一路的烟尘,一直到庄门才“驭”声停马,然后一跃而下,朝冯蕴大步走来。
敖七拱手,声音已低沉几分。
他深深凝视冯蕴,音色沉沉。
“里正娘子,里正娘子……不好啦。”
冯蕴很是意外。
哪个不说他肯用功,读书好?
如果不是逼急了,喻宝川家里的人,是断断不会跟卢贵全打起来的。
“报喜?”冯蕴这些天遇到的全是头痛的事情,哪里来的喜事?
她慢慢走上前,静静地看着敖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