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的情绪总是来得快,去的也快,这不?!有人‘召唤’的情况下,没一会就屁颠屁颠的走了。
“哼!”小洺泽一副绝不要在伙伴面前丢脸的表情,迅速爬起来扭着头,直接头也不回的朝着小昱泽去了。
“嗨哟!!这小子,皮痒了是吧!!”李喑晚瞅着小家伙的样子,抬高了些声音,微带了几分的怒气。
“带孩子哪有容易的呢!?我们小知凝果树长出书册的经典事件,整个京中谁人不知呀?!”
梁末雨无奈的嗔笑一声,嘴角微扬着,言语间有些无奈,看着小侄女天真的表情。她那迷惑又有趣的行为,岂非要我们一家都‘抬不起’头来?!
“那倒也是,四五岁的孩子,这可不就是胡闹的时候?!”云妡柔放下手中的杯盏,想起什么似地又问道:“听说家里还有个小的?!叫什么来着?!”
梁松青他除了这个四岁的女儿外,还有个一岁大的儿子需要照顾。不然的话,也不会只让梁末雨带小知凝来,他的夫人还有一个要照看呢。
“梁知渝,今年也才一岁半,年纪还是太小了。也难为嫂嫂和大哥有这闲情逸致带娃,家里可谓是大的小的一起闹腾。”
提到那个小的孩子,梁末雨侧着身看着云妡柔,一脸认真的说着,眉宇间似是有几分的憔悴。
“那个小的身体不太好,空名给那孩子制了药丸还在吃着,照看起来也是细致的紧。年纪小小的一哭就成个青疙瘩了,到现在都还不敢带出门呢?!”
听着梁末雨的语气,这小知渝是自幼身体就不好了,自出生起就大病小病不断,咳嗽起来都怕他出个什么事。
也好在有梁空名在,他给孩子开了药一直温补着,但到底还是体质差些,不宜见人。
“真可怜,才是半大的孩子。若有需缺的药材,尽快开口就是了。”云妡柔暗自叹了一口气,小小的孩子就要受这样的罪,真不容易呀。
梁末雨笑着点点头,站起来谢了谢恩,倒也没再说什么了。
而在此时,宽阔的甲板之上,有人徐徐而来,脚步声渐渐近了,抬眼看去,一对夫妻两抹深棕色的衣衫,带着俩个半大不小的孩子。
两个小家伙手拉着手,迈着轻快的步伐向前走着。他们显然还未曾见识过如此众多身着华美服饰的人群,眼中满是新奇与惊讶。
一双双明亮的大眼睛滴溜溜地转动着,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他们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景。
忽然,其中较小的那个孩子兴奋地扯住身旁哥哥的衣袖,指着船上的船帆对着哥哥,高声喊着道:“哥哥你快看啊,那里有一面好漂亮的旗帜呀!”
然而,被唤作哥哥的小男孩并没有回应妹妹的话语,他那张稚嫩的脸庞此刻紧绷着,犹如一块冰冷的石头,毫无表情可言。
“哥哥明明就很好奇,还要故作高深,真是的,一点都不坦诚!!”小丫头嘴里偷偷呢喃着,娇软的声音不大,带着小娃娃的那种稚嫩。
他们兄妹俩刚出生不久,闻家一整个就都回了老家南城,那个时候年纪太小,长大后也是第一次到京城,根本没见过这样的场景。
小男孩抿着嘴不语,拽了拽小妹妹拉着的衣角,眼神示意她莫要胡闹,松开他的衣角。
见妹妹似是有些不高兴的低头,沉默片刻后,他才用一种冷冰冰的语气提醒道:“别闹了,我们可不是来这里玩耍的,无人的时候再胡闹!”
尽管他的年龄不大,但声音里却透露出远超其年龄的成熟和严肃,活脱脱一个小大人样。
小女孩似乎并未被哥哥冷漠的态度所影响,她眨动着那双灵动的大眼睛,继续追问道:“可是哥哥,堂叔叔真的会在这里吗?我好想快点见到他呀!”
说罢,她满怀期待地望着自己的兄长,希望能从对方口中得到肯定的答案。
这两兄妹一冷一热,哥哥名唤闻亦柯,妹妹名唤闻亦桉,一个七岁,一个五岁,年纪相差不大。
就这几句话的时间,他们一行人便已经见到了女帝,没错来人就是闻太傅夫妇和两个侄孙。
“来人,快请。”云妡柔仔细的打量了一二,他们夫妇与记忆里的相差无几,如此这般她也能安心了。
早便打听过了,有人来报说,闻老一家回南城好不自在,无案牍之劳神,听说心情都好了很多。
“太傅不必多礼,快快请起。”云妡柔在他尚未跪下之前,便出声阻止了他二人的动作。
闻太傅突然回京,如此毫无征兆之事简直叫人惊叹,众人纷纷皆是驻足张望。
画舫内,一顿‘兵荒马乱’之下,翰志气喘吁吁的冲进来,飞一般的跑到闻笙闲身边。
只见那梁空名此时已是一副神志不清、晕头转向的模样,他那原本白净的双鬓此刻泛起了如晚霞般艳丽的绯红之色,仿佛被火烤过一般。
而从其口鼻之间源源不断地散发出来的浓烈酒气,则如同烟雾一般迅速弥漫开来,充斥着整个空间,让人闻之不禁眉头微皱。
身侧闻笙闲默默的抿着茶水,只是淡定的坐着,也不愿意与这醉鬼多说话。
“公子公子,你瞅……咳咳……”话说一半,想起来自家公子眼睛不好,翰志缓了缓,看了眼俸了茶,站在一旁的翰逸。
只见他低下头,压低了声音,在闻笙闲身边说道:“公子,老爷夫人他们回京了,就在外面甲板上,还带了两个小主子。”
“父亲,母亲?!回京了!?”闻笙闲听到这个消息后,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情,他那原本端着茶盏的手猛地一抖。
只听“砰”的一声脆响,茶盏便被打翻在地,茶水四溅开来,打湿了他脚下的一片地面。
“是的,公子。属下刚刚亲眼看到老爷和夫人带着两位小主子就在外面。”翰志站在一旁,恭恭敬敬地向闻笙闲汇报着情况,不敢有丝毫怠慢。
闻笙闲心中一喜,立刻站起身来,跨步朝着舱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