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士兵的怀疑,是很正常的,甚至包括马崇义,在长期的冷兵器战争思维影响下,总觉得皇帝被“奇技淫巧”的东西蒙蔽了双眼。
只不过,在战斗开始之后,仅仅一瞬间的功夫,每一个南唐士兵都改变了想法,他们开始意识到,手中的这玩意儿,实在是大杀器——
“呲呲呲!”
“嗖嗖嗖!”
“啪啪啪!”
“啊啊啊!”
李煜在“灭吴越之战准备”的过程中,一系列强制的、霸道的、离谱的要求,转移到战场视角,展现了一名“火力不足恐惧症”晚期患者的可怕之处。
吴越士兵惊恐的扭头,发现身后的梧桐山上,突出的高处位置,赫然整齐地站立了一排排南唐士兵!
他们手里拿的是什么?为什么会喷火?喷完火之后,为什么会飞出箭矢?
一系列的问题,来不及问,来不及想,在一眨眼的时间内,几百支箭矢就飞射而来!
忘记“单兵齐射”的操作吧,单兵弓箭手、弓弩手的操作再快,也不可能一下子射出十几支箭。
而通过“神火箭筒”,只要点一把火,20-30支箭矢,就能在5-8秒的时间内全部射空!
由此形成的箭矢密度,绝对是冷兵器战法无法比拟的。
最关键的是,南唐军队根本就不费劲,一个神火箭筒用完之后,一次性的,扔了完事儿,再拎起来另一个。
“娘的,别站着不动啊,改变一下方向!”
唐军校尉高声提醒,士兵才反应过来,抱紧竹筒,不停地变换高低、上下、左右的位置,哪儿人多,就瞄准哪儿?
很熟悉,对不对?过年的时候放过“加特林烟花”吧?
减重、锋利的箭矢,在火药提供的强大动能之下,进行了无情的收割。
吴越士兵在惊恐之中,忘记了自己“潜行偷袭”的任务,拼命地向胥江方向逃窜,然而,身后跟着的两千府兵,还以为前面开战了,立即又补充了上来。
又一堆“肉靶子”。
胥江岸边,马崇义早就磨刀霍霍了。
“舟桥部队”一下午的忙活,搭建出一条直通胥江的通道,两边用木料、砖石堵死,吴越士兵钻进来,要么跳江,要么原地抵抗。
可是,原地抵抗过程中,他们也没见到唐军的身影,反而是一个个冒着火花的“铁疙瘩”,从四周隐蔽处投掷了过来,滚落在脚下。
“轰——!”
“轰——!”
“轰——!”
没错,是震天雷。
马崇义又没保证,自己只用“神火箭筒”!
……
在行军队伍最后的钱文宗,听到震天雷的怒吼时,队伍已经开拔到了梧桐泾不远,他惊异地看到,梧桐山上,一条条“流星火线”点亮了夜空。
同时,两千还没有深入战场的府兵,惊恐地、嚎叫着,正在迎面撤回来!
“何故撤退!站住!”
站不住啊!
钱文宗气急败坏,命人抓过一名逃下来的士兵,逼问发生了什么?
“唐军,他们有……鬼兵器!”
“放屁,什么鬼兵器?”
“炸,炸烂了……”
钱文宗惊骇之下,又听到了接连不断的爆炸声、哀嚎声。
火药硝烟的味道,已经传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