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自己怎么就跟了赵匡胤?
不那么伤心的,就是石守信、韩重赟,尤其是石守信,他跟高怀德之间,本就存在军权之争,如今高怀德战死,淮右战场上最高指挥官,必然是落到自己身上。
至于韩重赟,他反应一般,毕竟“义社十兄弟”之一的李继勋战死时,已经悲伤过一场了。
收殓尸体,准备棺椁,全军戴孝,这一切做完之后,最重要的一件事儿,就是通知给淮京(寿州)的大宋皇帝,赵匡胤。
其实吧,宋军的孝服(一条白布)一直就没摘下来,因为李继勋死了之后,尸体一直没有讨要回来。
这下好了,高怀德立功了!
虽然在“二何投降”这件事儿上,被韩通、樊爱能、何徽给摆了一道,但事先,何田之、何承规两人,将李继勋的尸体偷了出来,准备里应外合、攻破雄州之后,作为邀功请赏的筹码之一。
结果就是,高怀德中箭负伤,临逃跑的时候,手下亲兵一并带走了李继勋的尸体。
高怀德绝对想不到,没过多久,他就跟李继勋并排躺在了一起!
换句话说,远在淮京的赵匡胤,将会收到三份奏表——
一份是郭崇威战死,请求封赏。
一份是高怀德战死,请求封赏。
一份是李继勋早死,请求封赏。
赏吧,赵官家,这也是皇帝的日常之一。
不久之后,滁州、雄州就会传来封赏的消息。
其中,郭崇威追赠中书令,加封英国公,谥号勇武。高怀德追封渤海郡王,谥号义武。李继勋追封陇西君王,谥号庄武。
大宋皇帝还会颁布圣旨,对家眷进行照顾,尤其在朝为官之人,进一步重用,也算是“封妻荫子”了。
高怀德、李继勋两人不论,相信郭守璘接到消息之后,心情将是五味杂陈。
……
腊月初八,淮京金殿。
几乎同一时刻,李煜在看情报,赵匡胤在看奏表。
高怀德、李继勋、郭崇威战死的消息,在这一天,同时收到了。
一旁陪同的赵普、王继恩,看不出赵匡胤的情绪,前一刻,“赵官家”还在搅动一碗通红的腊八粥。
赵匡胤缓缓开口:“则平,朕册封郭守璘为忠正节度使,你意下如何?”
“陛下欲重新建立忠正军,无可厚非,只是忠正节度使负责淮右大部,郭守璘是否……资历太浅了?”
“资历浅,也有好处。”
赵匡胤说着,瞥了王继恩一眼:“郭允恭到淮京来了吗?”
“已经到了。”
“好,让吏部下文,郭允恭,就任庐州知州吧。”
郭允恭,是郭崇威的二儿子,郭守璘的弟弟,原本,郭崇威打算打下滁州之后,就带着儿子返乡养老了。
王继恩内心叹一口气,陛下这是防着郭家吗?薅羊毛就逮着一只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