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俯下身子,在淮京(寿州)东北看了很久,缓缓说道:“众卿,赵匡胤想要走淮河水路,复刻当年郭荣攻打楚州之举,前提是他得有充足的战船。你们好好看看吧!”
淮京与楚州之间,能够提供木材的就两个地方,一个是八公山,一个是八仙山,前者就在淮京东北,后者则在盱眙西南。
慢慢地,卢俦、刘政咨、韩熙载及诸葛兰看出了端倪——
赵匡胤的军队都在淮京,可是,他就算是把八公山的树都砍光了,也造不出足够的船!
更何况,造船,可不是什么木料都能用的。
如此一来,“围舒救滁”与“奇袭巢县”双管齐下,成功的前提下,赵匡胤就只剩下一条路可走,就是沿着鸡笼山、褒禅山、滁河北边一下,慢慢的走,走到滁州去。
这样算下来,至少也得半个月。
李煜要求“造声势”,如果宋军将领听说南唐准备了五万人来攻打巢县,进一步攻打庐州,会怎么做?
当然是暂停行程,在局势完全掌控之前,绝对不能带领大量军队、辎重上路,否则,就算是小股军队袭扰、截击,也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韩熙载沉吟一下,说道:“陛下,即便伪宋大军暂缓形成,蒯鳌、信王等人及时就位,也只是缓兵之计,真正的症结,还在于……吴越。”
李煜轻叹一口气,说道:“韩尚书,果然纵览全局,真知灼见。不错,若诸葛将军此去冶山,还不能调动吴越军队的话,先前制定的计划,就要从长计议了。”
诸葛兰近前:“陛下,不是说,要再逼一把钱俶吗?”
“不错,你有什么主意?”
“臣觉得,逼迫不如诱导!”
众人眼前一亮,李煜颇感兴趣,说道:“诸葛将军,你是不是有什么馊……好点子?”
诸葛兰有些腼腆,说道:“陛下莫非忘了,苏州那边,不是还有个高僧在吗?”
觉悟?
对了,怎么把他给忘了!
自从吴越大举筹措赈灾粮款之后,觉悟就消停了一段时间,加上吴越内部深受江北战事困扰,气氛越来越沉重,许多官宦也没了参与佛事的心思。
“神佛之事,那位觉悟禅师,是可以预测一二的。比如,预测赵匡胤登基……”
李煜眼前一亮,对,古人最迷信“天命所归”之类的说法了。
“你继续说!”
“是。陛下,若假借神佛之口,说出赵匡胤登基之事,再编排此乃周主中兴的必受之灾!以钱俶的个性,他肯定会不予余力,支援扬州郭宗训。”
李煜兴奋点头,说道:“不错,不错,好主意!这件事情,立即让陈乔去办!”
问题是,赵匡胤称帝的消息,南唐都已经知道了,吴越还不知道吗?
不知道。
一是,赵普派遣王继恩去吴越的时候,赵匡胤还没有到寿州,登基事宜并没有准备好。
二是,赵匡胤登基的消息,根本不会主动通知吴越钱俶,还是那句话,钱俶是重要的统战价值工具,按照吴越历代国王的惯例,他投降谁,谁才是真命天子!赵匡胤希望钱俶主动投降,而不是打到家门口,被迫投降。
三是,自淮南战局恶化之后,南唐对江北消息严加封锁,从白鹭洲、新林港、江宁码头等开始,一路到长江边上与吴越接壤的江阴,严加管控,至于扬州方面,更不可能将赵匡胤登基这样的消息,泄露给自己的“小弟之国”。
觉悟啊觉悟,你觉悟吧,你的差事还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