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誉是陪着许厂长坐摩电车去轻工局开会的。
放在他那个年代,领导干部出门开会,尤其是企业领导,哪个不是有公车座驾的!
然而放在这会儿,堂堂一个啤酒厂的一把手,出门开会却要坐公共汽车……
当然了,他们也是有公车的,两辆凤凰牌自行车呢!
只是轻工局位于市中心,他们从城郊骑公车过去,有点废腿……
在摩电车上,许厂长问了戴誉在赶生产这件事上是否有好的见解。
不过,戴誉对于啤酒生产知之甚少,几位厂领导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什么对策。
许厂长倒也没怎么失望,只让他空闲的时候也在这方面多思考一下。
戴誉点头应了。
今天这次出门,还是他第一次陪领导来市里开会。若不是来开会了,他都不知道市里居然开办了这么多工厂!
种类五花八门,生产什么的都有。
除了最常见的糖酒烟厂,还有见都没见过的金笔厂、墨水厂、缝纫机厂、溶剂厂、塑料厂。
当然了,他们第二啤酒厂的老熟人,市第一啤酒厂的领导也来了。
看着领导们呼拉拉地进会议室开会去了,整天跟着领导们到处奔波的秘书也终于迎来了解放,三三两两地凑到一起聊天。
戴誉也没闲着,他被市一啤的厂长秘书郭为民拉着,与市白酒厂的陈秘书一起聊天。
之前那次北京之行,他和郭为民在同一屋檐下住了五六天,关系自然比在场的其他人熟一些。
今天轻工局开会的内容就是跟促生产有关的,所以这些秘书的谈话内容也在围着最后一季度的生产指标打转。
陈秘书得意道:“我们厂今年的生产指标基本完成了,你们两个厂的怎么样?”
戴誉刚刚还看到白酒厂厂长背着手锁着眉,一点也不像是完成指标接受表扬的。
要说是来挨批评的还差不多。
郭为民说:“我们厂也还行,还有不到百分之九的指标。”
两人一起看向戴誉,等着他回话呢。
戴誉没急着答复,而是在心里估算了一下市一啤的完成情况。他觉得市一啤的水分也不少,按照这个进度,他们厂今年是要超额完成任务了。
不过,据他所知,市一啤去年的生产指标是将将完成的,前年更是因着闹饥荒,生产原料短缺,有近两成的指标没能完成。
难不成一啤今年要放卫星了?
这俩人咋回事,午饭还没吃呢,就跟喝高了似的,还胡吹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