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长衣点头:“嗯,很厉害,你以后就是我顾府的管家了。”
“快、快给少爷磕头。”老伯轻轻推着两个孙儿,“以后他就是你们的少爷,长大了要记得恩情,伺候少爷。”
顾长衣连忙扶住两个小萝卜的脑袋:“不用,不兴这个。”
两个小孩咬着糖,甜甜地叫道:“大哥哥!”
顾长衣听得身心愉快,“大哥哥”可太动听了,比“姑娘小姐”动听一百倍。
他点了点剩下的钱,准备出门买特产回京城卖。不能在杭州耽搁太久,沈磡该急了。
身后,老伯吩咐叫两个孙儿呆在院子拔草,而他则用树枝扎了一把简易扫帚,擦满院子的蜘蛛网。
顾长衣没阻止,顺手给他们买了两斤包子。
“师傅,咱这里有什么名窑吗?我想买些瓷盘。”顾长衣付钱的时候不经意地问包子铺师傅。
“乌龟山有座哥窑,你可以去看看。”
“好,谢谢。”顾长衣问清方向,直接去了城外的哥窑。
他到的时候,正好看见工人在检查新一批的瓷器,大多是青、黄色,做工精细,质地优良。
“还不行,色泽不对。”老师傅敲了一个瓷碗,“再来一次。”
“蒋师傅,我觉得可以了。咱们都做了三次了,您说不要就不要,都像您这样计较,还怎么出货?”
“这批是官府定的货,不精益求精,怎么打出名声?你就想做普普通通的瓷窑?”
“那也不能亏本,我有一大家子要养。”说话的人估计是瓷窑主人。
“你当初请我来怎么说的,烧窑这方面全听我的。”
“现在烧完了,该听我的了!”
顾长衣插嘴:“精益求精总没错,谁不想做天下闻名的瓷窑。”
主人:“你谁啊?说得轻松,这些不要的你买走啊?”
顾长衣:“好啊。”
主人见他是认真的,连忙变了一副面孔:“其实这几批只是颜色差一点,其他一点瑕疵都没有,蒋师傅是咱杭州城手艺最好的师傅,成色均匀,他烧的瓷器您放心,一点问题没有。”
顾长衣:“那你清点一下,我全都包了。”
“一共三千个盘子,一个20文,六十两。”
这些盘子走高端宫廷线,比民窑的要精美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