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如果飞向火星、木星,甚至其他恒星系等遥远的天体,就不能只凭着引力感应乱飞了。
太阳系内,张天能够感应到各大天体的引力。
迷失倒是不会迷失,但乱飞会浪费时间浪费精力。
必须要计算天体轨道,做好提前量才行。
如果是恒星际的飞行,无法感应到另一个恒星的引力。
对天体轨道的计算要求,只会更高。
在星际领域,“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那都不叫失误,叫成功。
而且是极大的成功!
张天一边以几百倍的音速飞行,一边胡思乱想。
不到一个小时,已经越过了地月系统的拉格朗日平衡点。
此时已经离月球较近。
张天一边开始慢慢降低速度,一边开始心算月球经纬度。
随身带的智能手环,有一定的防辐射设计,但并不是很强。
当初工作的九重天酒店,是在近地轨道,处于地球磁场的保护范围。
因此,整体的工作环境,宇宙射线不会很强烈。
加上在九重天内部,有舱体的保护。
出舱作业,还有宇航服。
智能手环的设计,就没有考虑到地球磁场外的工作环境。
张天怕智能手环损坏,只得暂时放在一个屏蔽金属盒里面。
等过几天,生活舱送上来之后,再存放在生活舱里。
张天早有心理准备。
这是肉身横渡虚空的必经之路。
随着自己的境界越来越高,将来要去的地方,环境只会越来越恶劣。
科技产品很有可能跟不上自己的需求。
绝大多数情况下,不得不纯靠自己的肉身硬扛。
眼前计算月球的经纬度,就当是开胃小菜了。
张天以眼为尺。
在心里将整个月球标上数字。
月球的纬度,是基于自转轴,以赤道为0度,向南北极延伸。
而经度则有些特殊。
由于月球被地球潮汐锁定,其正面始终朝向地球。
于是,人们就将月球正面的的中心子午线,人为划分0度。
一旦确定了经纬度的基线,其他的就容易计算了。
张天迅速在心中定位到,当初设定九重天坠落的坐标。
随即身形一个转向,以几百倍的音速朝坐标飞去。
到了坐标上空五百公里的位置。
张天居高临下,看了一眼坐标所在的区域。
心中顿感不妙。
坐标所在的位置,不但没有看到九重天,也没有看到任何撞击的痕迹。
难道自己离得太高了,肉眼看不清楚?
还是自己心算的坐标,跟原来时空确定的坐标有偏差?
又或者是九重天最后坠落的时候,出现故障,导致跟程序设定的位置偏差很大?
张天缓缓降落,放眼观察。
为了不让地球的人用望远镜看到,九重天坠落的坐标,当初是设定在月球背面的。
月球背面只是永远背向地球,并不是指它永远黑暗。
随着太阳、地球、月球等位置的变化,也会接受到阳光的普照。
张天故意挑这个时间飞天上来,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等月球背面的白天时间。
若是来的时候是黑夜,肉眼什么都看不到,光凭感应磁场寻找,不知道得找到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