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纳娇娥众,常耽逸乐绵,这不是在说先帝吗?
修道希神佑,求仙冀寿延,更不得了,这世宗陛下也有份啊……
看完朱翊钧写的这首打油诗后,陈矩从头到尾一言不发。
寻常的时候,陈矩就已经开始夸好字,好诗了。
朱翊钧将毛笔放下,而后从上到下看了一遍……他的神色复杂难辨。
而后他抬眼看向陈矩,似笑非笑地问道:“陈矩,你看朕写的这首诗,是否有些韵味呢……”
陈矩心中一凛,赶忙躬身道:“陛下这诗写有韵味,只是……这些事皆为过往,写出来,不太好吧。”
他可没有胆子对这首诗评头论足。
朱翊钧轻轻一笑,带着几分玩味,“你啊,倒是谨慎。朕写此诗,不过是心中有感,你觉得朕是在嘲讽武宗皇帝,实际不然,朕只是在警醒自己,沉迷享乐,误入歧途,是君主的大忌。”
这首打油诗,朱翊钧还真的没有把自己的皇爷爷,跟父皇给算进去,他只是记叉了,他觉得武宗也养着方士……搜罗美女……
虽然朱翊钧心里面是这样想的,可在陈矩看来,确是一首打油诗,调侃了三个君主。
“朕不想重蹈覆辙,可这宫中宫外,各方心思复杂,就如冯大伴收那罗斯女子……让朕心不能安啊……却也怪罪不了他……”
陈矩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只盼着陛下莫要再问自己。
朱翊钧沉默片刻,拿起写好的纸张,说道:“这诗,虽写得随意,却也是朕的一番思量,毁了也可惜了。不要在人前示人,拿去裱一裱,收录起来……”
陈矩赶忙应下,小心翼翼地接过纸张……
“是,陛下。”
等到陈矩下去之后,朱翊钧便回到了御台龙椅之上,刚刚坐下身去,便有宫人来禀,海瑞求见。
“宣。”
不多时,海瑞迈着沉稳的步伐进入殿内,行礼参拜。
朱翊钧让其平身之后,便急着问道:“可是外出的御史们有了回信。”
大雪对于普通百姓的影响,朱翊钧可是一直记挂在心里的。
海瑞直起身子,神色凝重道:“陛下,十二名御史前往各地,视察大雪对百姓的影响,如今他们确实已经陆续回信。”
朱翊钧神色一凛,坐直了身子:“情况如何?”
海瑞回道:“总体而言,此次大雪对百姓确有影响。部分地区积雪深厚,压垮了一些百姓的房屋,所幸伤亡不大。然而,各地官员应对之态却参差不齐。”
海瑞稍作停顿,继续说道:“有些地方官员积极组织百姓抗灾,调运物资,安置受灾民众,让百姓得以安稳度过艰难时刻,值得嘉奖……但也有一些地方官员玩忽职守,对灾情视而不见,百姓求助无门,苦不堪言。御史回报,百姓受灾,官员却仍在府中饮酒作乐,对御史的问询也诸多推诿。”
朱翊钧听闻,脸色沉了下来,怒声道:“这些官员眼中还有百姓,还有朝廷吗?”
朱翊钧并不是理想主义者,他深刻的知道一件事情,世间有光明,就必定存在黑暗。
即便是放在后世,通讯及其发达的年代,侥幸主义也是盛行……
在御史们离开之前,朱翊钧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可此时听着,还是控制不住的想要发火。
海瑞拱手道:“吏治关乎民生,更关乎我大明江山社稷,还望陛下严惩这些不作为的官员,以正朝纲。”
朱翊钧深吸一口气,思索片刻后说道:“海爱卿所言极是,对于积极救灾的官员,吏部记录在案,论功行赏,考成论述也给优,而那些玩忽职守的,着即革职查办,绝不姑息,若驻地有严重灾情者,重惩……”
“陛下圣明,如此必能让天下官员警醒,以百姓为念,实心任事。”海瑞赶忙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