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不拔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心。
常人与修士尽皆一般。
修仙之路的高境界者少有投机取巧,机缘巧合之辈,绝大多数都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
玉玄黄认为自己也应像竹子一般,无论怎样的狂风暴雨都折不断自己向上生长的心。
渐渐的,他感觉自己好像听到了竹子的声音。
“生长!生长!不屈!不屈!”
有小孩过来,看见玉玄黄的五官流血,呆呆的站着,眼神直直的看着青竹。
小孩顿时被吓了一跳,大叫道:“先生!先生!您看看玉玄黄怎么了?”
在教室中为《千家诗》批注的玉才秀听到喊声,连忙走了出来。
看到脸上全都是血的玉玄黄,连忙吩咐玉梅儿,道:“快去找村长!”
玉梅儿不敢耽搁,连忙跑了出去。
看玉玄黄此时的状态,叹道:“福祸相依啊!”
只是轻轻用手抚了一下玉玄黄的眼睛,玉玄黄的身体便无力的倒了下去。
玉才秀让几个学生同自己将玉玄黄扶到自己的房间中,便静静地等待村长玉文明的到来。
村长玉文明急匆匆的赶来,也为难他六十多岁的年龄了。
玉文明是村中唯一的巫医,不仅负责村中祭祀祖庙等事务,同时也负责看病治人。
不过他的医术并不高明,最多也就治一些感冒之类的疾病。
玉文明用手按住玉玄黄右手手腕,发现他脉搏气息平稳,刚健有力,不像病症之人的脉搏。
又拨开他的眼皮,发现并无其他不妥,道:“老夫不曾遇到这种情况,不过玄黄脉搏气息并无问题,只可能是在精神上受到了某些冲击,因此昏迷,现在也只能祭天求仁,希望他能醒来。”
在场无人知晓,玉玄黄正经历的人生十分重要的蜕变。
“生长!生长!不屈!不屈!”
夜晚,玉玄黄缓缓的睁开眼睛,眼中光芒甚是明亮。
此时,他能感知到自己已经初步凝聚了道心。
因为观青竹而明悟道心,于是玉玄黄便起名为青竹道心。
玉才秀刚进屋,便看见起身的玉玄黄,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惊道:“玄黄,你醒啦!”
玉玄黄连忙起身行礼,并说道:“先生,让您担心了。”
玉才秀走上前扶起玉玄黄,并说道:“无妨,你无事即可。如何?是否明悟本心?真没想到你竟有如此机缘。”
玉玄黄呆了一下,疑惑道:“先生,您知道?”
玉才秀点了点头,道:“自然知晓,昔日知行圣人王阳明于龙场悟道,于天地中得了知行合一。传闻他便是观竹七日,不止不息,和今日的你何其像也。然慧及必伤,智极必反。你年龄还小,未来有更多的时间去看更多的物。不必如此早的就觉醒宿慧。”
玉玄黄心中玉玄黄心中涌入暖流,道:“老师,我知道了。”
玉才秀摇了摇头,道:“行了,一天不吃不喝,想必你现在已是极饿了。我让梅儿去做了面条,吃完后好生休息,不要耽搁明日的学习。”
玉玄黄感激道:“多谢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