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鸥到军校报到后一周左右的时间,基本上所有新学员都已经到齐,学院便马不停蹄、紧锣密鼓地展开了入校摸底考试。这场考试主要针对的是像海鸥这样初来乍到的新学员们,目的在于检验他们在报考军校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作弊行为。考试的内容大致与他们当初报考军校时如出一辙,但专业部分的复考却被取消了,毕竟要动用坦克等重型装备来考核实在是太兴师动众、繁琐复杂了。不过,对于海鸥来说,这并不是什么棘手的难题。毕竟他可是凭借着自己的真才实学考入军校的,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文化素养,都堪称佼佼者,因此对这次所谓的复考根本就没有半点儿担心和忧虑。
当摸底考试结束后,队里决定采取一种更为高效的方式来管理学员们。于是,队长开始筹备选拔第一批学员队骨干成员,这些职位包括区队长和班长等等。整个队伍共有一百二十名学员,需要将他们划分成四个区队和十二个班级。
然而,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了大家面前:由于队长对大部分学员都不熟悉,也没有足够的了解,他该如何挑选这些骨干呢?
这个问题从一开始就让所有人感到困惑。毕竟,谁能准确预测哪些学员具备领导才能,能够胜任这些重要职务呢?每个人都对此充满疑虑。
在一个漆黑如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夜幕如同一张巨大的黑色帷幕,严严实实地遮盖住了整个世界。然而此刻,距离熄灯睡觉还有一段时间。就在这时,队长的一声号令划破了寂静夜空,所有队员迅速行动起来,纷纷涌向宽阔的操场。他们动作敏捷而有序,仿佛早已对此训练有素。
很快,队列便整整齐齐地排列好,每个学员都昂首挺胸、精神焕发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眼神坚定而专注,静静地等待着队长下达指示。整个场面肃穆庄重,透露出一种无声的威严和紧张气氛。
队长神色坚毅地踏着稳健的步伐,走上队伍前方那高高的台阶。他的眼神如同锐利的鹰隼一般,扫视着下方的每一个学员。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在整个操场上空回响:“在座的各位学员们,有谁曾经在原部队中担任过代理排长一职?”
这句话像是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一圈圈涟漪,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一时间,只有寥寥无几的几只手臂缓缓举起,这些学员用坚定的目光回应着队长的问题,他们表示自己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毫无疑问,这少数几位勇敢的人成为了学员队中的首批区队长。
然而,众多班长和其他骨干职位依旧如无人问津的荒地般空缺着,迟迟无人去填补。面对此种情况,队长的眉头紧紧皱起,他在脑海中思索良久,最终决定采取一种特殊的方式——鼓励大家毛遂自荐。他那威严的目光缓缓地望向全体学员,声音洪亮且坚定地鼓励道:“现在,我衷心地希望那些内心有意愿担任班长等骨干职务的人能够勇敢地主动站出来!”话音刚落,现场就仿佛被投入了一颗活力的炸弹,顿时变得热闹非凡。许多学员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就高高举起了手,那数量之多简直令人惊讶不已,近乎达到了总人数的百分之九十左右。他们的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那光芒中还夹杂着对责任的渴望,他们纷纷大声表示自己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愿意为学员队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整个场面充满了蓬勃的活力与激情。
然而,在那个时候,海鸥却并未举手。他的内心只想着在学院里能够专心致志地学习专业知识,不愿意被过多的事情所分心,他认为只有专注学业才能真正有所收获。可后来的事实证明,海鸥的这种想法存在着极大的偏差,不过这都是后话了。毕竟,总共只有区区十二个班长的职位,可是却有如此众多的人毛遂自荐,这毫无疑问意味着必然会有许多人要遭到淘汰。那么究竟该淘汰谁呢?又该如何淘汰呢?面对这个极为棘手的问题,队长的眉头又皱了起来,他陷入了短暂的思考。稍作停顿之后,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紧接着,队长严肃地要求每个举手人员都站出来喊口令,他决定根据他们的口令表现来确定哪些人可以成为骨干。就这样,他们队伍中的第一批骨干通过这种方式基本上就敲定了。当然,可能还存在其他一些影响因素,但那些都只是小范围的调整罢了。至此,大局已定,第一任骨干队伍意气风发地随即走马上任了。
海鸥静静地站在人群中,看着周围那些踊跃举手的队员,他依旧坚定地没有任何动作。他的内心很平静,对于毛遂自荐这件事,他丝毫没有动摇自己的想法。他觉得自己的目标就是专注于学习专业知识,不想卷入这些复杂的竞争中。所以,他甚至连口令都不需要喊,从一开始似乎就注定了他只能成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学员罢了。在他的心里,也许普通学员也有属于自己的道路和价值。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第一批担任骨干的人员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就被全部替换掉了。当这个消息传来时,海鸥心中也涌起了一丝波澜。后来才知道,原因竟然是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是徒有其表、名不副实的“假牙”。那些人当初在自荐时表现得那般积极自信,可真正到了履行职责时,却暴露出了各种问题。有的在组织活动时毫无头绪,有的在协调关系时弄得一团糟,他们就像是被吹大的气球,看似饱满实则空虚。
队长在很多次的场合中,那看似不经意的眼神或是话语里,都多次向海鸥隐隐地暗示,希望他能够担任班长一职。队长的目光中时而带着期许,时而带着鼓励,仿佛认定了海鸥是有这个能力的。
然而,海鸥的内心却有着自己坚定的想法。每当他想到班长这个职位,脑海中就会浮现出那将会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情景。他一心只想着能在学院里全心全意、心无旁骛地专注于学习专业知识,他渴望深入探究那些深奥的理论,解开专业领域里的一个个谜团。他并不愿意将太多的精力耗费在班长这个可能会让他分心的职位上。
于是,经过一番内心的挣扎和思考后,海鸥选择了以一种委婉的方式来拒绝队长的好意。当他面对队长那满含期待的目光时,他的脸上露出一丝略带歉意的微笑,轻声但却坚定地表达着自己的想法。在他的内心深处,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选择意味着什么,但他也无比坚信,毕竟,对于海鸥来说,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那是他心中的执念,是他在学院里努力的方向,他不愿意因为其他的事情而偏离了这条道路。
大一的生活被各种基础课程的学习所填满,这些课程琳琅满目,涵盖了高等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诸多文化基础课。军事训练主要集中在简单的队列训练和体能训练这两个方面,而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装备训练几乎未曾涉足。除去常规的体能训练外,似乎全年仅仅进行过一次轻武器射击训练,这勉强能与装备训练稍微有点关联。
在整个大一阶段,学员们全力以赴,将主要精力都投注于打牢基础之上,为后续更深入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他们心怀期待,渴望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不断突破自我,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在学习基础课程的过程中,学员们内心或许会有一些困惑和不安。他们可能会思考这些基础知识究竟会对自己的未来产生怎样的影响,也会担心自己是否能够真正掌握这些知识。然而,他们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克服困难,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大学的文化课学习,真的就如同走马观花一般。那一门门课程,就像是一片片快速掠过眼前的风景,知识面的确是广泛得令人咋舌,可却总是给人一种浅尝辄止、不够深入细致的感觉。
海鸥回忆起自己的军校第一个学期,就如同幻灯片般在脑海中不断闪过。似乎只是眨眼间,就学完并结课了十几门课程。那一门门课程就像一阵风,来得快去得也快。有时候,真的仅仅用了短短几天的时间,一门课程就那样仓促地结束了。在那短暂的时间里,感觉一切都像是被按下了快进键,一门课程仿佛只是一场短暂的梦境,甚至连课本都来不及仔细翻阅一遍,就已经要和这门课程告别了。
海鸥他们原本的文化课基础就相对薄弱,面对这样如疾风骤雨般的学习进度,他们的心中充满了焦虑和迷茫。每一次面对新的课程,内心都充满了忐忑。而现在文化课的进度又如此之快,快到让他们觉得自己就像是在湍急河流中努力挣扎的溺水者,想要抓住些什么却又无能为力。真正掌握好这些知识并非易事啊,那需要付出多少的时间和精力,他们都心知肚明。因此在开学初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心中都充满了紧迫感。看着那堆积如山的课本,海鸥和同学们时常感到压力如山。他们不得不选择通过加班加点来适应这种紧张的学习节奏,夜晚的灯光下,是他们埋头苦读的身影,每个人都在和时间赛跑,和知识较量,心中既有对未来的担忧,又有那一丝不服输的倔强,期盼着自己能够在这匆匆的文化学习之旅中能有所收获。
因为每个学期挂科四门以上就要被开除学籍,这可是学院不可逾越的红线规定啊。一想到这,就仿佛有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在学员们的心头。所以在那段时间里,他们宿舍的走廊就变成了一个别样的战场。几乎每晚,那原本寂静的走廊都会被灯光点亮,会有很多人聚集在这里挑灯夜战、埋头苦读。
在那昏黄的灯光下,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紧张与专注。他们或是眉头紧锁地盯着书本,或是口中念念有词地背诵着知识点,那紧张的氛围仿佛能让人窒息。当然啦,这些人中并非全都是单纯地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考试而加班加点地学习文化知识的。其中也不乏一些因失眠而选择利用这段时间来学习其他技能或知识的人。有的人会安静地坐在角落里,手捧着一本与专业无关但自己却十分感兴趣的书籍,如饥似渴地阅读着,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仿佛想要通过这些书籍来拓宽自己那有限的知识面,让自己的思想能飞向更广阔的天地;还有的人则会铺开纸张,静下心来练习书法,一笔一划间,他们在磨练着自己的心性和耐心,试图在这喧嚣的世界中寻找到内心的宁静。
总而言之,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里,大家都深深地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那是开启未来之门的钥匙。同时,他们也感受到了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压力,那如潮水般涌来的竞争让他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于是乎,每个人都像是上紧了发条的时钟,开始努力地提升自我,他们在心中暗暗地为自己鼓劲,告诉自己一定要全力以赴,希望能够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他们的心中既有对未来的憧憬,又有对当下困难的担忧,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推动着他们不断向前,不断超越自我。
要知道,海鸥他们那时候还仅仅只是专科生呢!整个庞大的学院差不多得有二十来个学员队吧。然而,其中专科队却只有区区五个而已,这少得可怜的数量在那众多的队伍中显得是那么的不起眼,仿佛是被遗落的存在。
等海鸥他们这一届毕业的时候,情况变得更是令人唏嘘。专科队就变得更少啦,仅仅只剩下最后一支队伍咯!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海鸥他们这些人一旦毕业,就仿佛站在了悬崖边上,很可能就要面临残酷的淘汰呀!一想到这儿,海鸥和他的同学们心中就涌起了无尽的焦虑和恐慌。
所以同志们心里头那个着急啊,就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焦躁不安。学习压力真的是如泰山压顶般大得要命!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紧迫感和危机感。他们看着时间一点点流逝,仿佛听到了那滴答滴答的钟声如催命符一般。每个人都恨不得把一分一秒都掰成两半用,他们发疯似的想要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拼了命地想学更多东西。在他们的心中,时刻都有一个声音在呐喊:不能落后!不能落后!生怕自己稍微一松懈就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那种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淘汰的恐惧,如同一只无形的手紧紧地揪住他们的心,让他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只能咬着牙,在这艰难的学习道路上奋力前行。
海鸥所在的学院里,有一座规模极其宏大的图书馆。那图书馆就如同一个庄严而神秘的知识城堡,静静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当你踏入其中,仿佛进入了一个广阔无垠的知识世界。那里面的藏书简直浩如烟海,一排排高大的书架整齐排列,上面密密麻麻地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从古老的典籍到现代的著作,从文学艺术到科学技术,应有尽有,令人不禁为之叹为观止。
每逢周末,当校园里弥漫着一种轻松闲适的氛围时,若是闲暇无事之时,海鸥便会满心欢喜地来到这座知识的殿堂。他怀着崇敬与期待的心情,缓缓走进那宽敞明亮的大厅。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窗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温暖的光斑。海鸥的脚步轻盈而坚定,他踏入这片书的海洋,就如同一条小鱼欢快地游进了广阔的大海。他会找一个安静的角落,或是在窗边,让柔和的阳光洒在身上,或是在书架间的过道里,被书的气息包围。然后,他便会沉浸其中,尽情地遨游在书籍的海洋里。他的眼神专注而痴迷,时而快速地翻阅着书页,时而停下来细细品味其中的字句,仿佛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不仅如此,在平日里,海鸥也常常会兴致勃勃地从图书馆借阅大量的书籍带回宿舍阅读。他对那些课外读物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他所借阅的课外读物,主要以名人传记为主,那些伟大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奋斗历程让他心驰神往,激励着他不断追求进步;还有各国军兵种的特点、战术打法相关的书籍,这些书籍让他仿佛置身于激烈的军事战场上,感受着战略与智慧的碰撞;以及对世界各大著名战役的剖析等类型的书籍,每一场战役的细节和背后的意义都让他深入思考,让他对战争与和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海鸥深深地知晓,一旦毕业之后,他将不再仅仅只是一名普通的战士了。他将会肩负起更重大的责任和使命,他明白只有此刻静下心来,全力以赴地潜心钻研这些知识,将来才能够有足够的能力去带领好士兵,才能够在那充满变数和挑战的战场上打赢每一场战斗,从而满足作为一名干部所需具备的各项能力要求。他的心中时刻牢记着这些,每想到此,便感到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推动着他不断前进。
然而,此时此刻,从意识层面来看,海鸥又犯下了另一个严重的错误。在他的内心深处,对于文学和综艺等知识的学习和锻炼,他竟然抱有极大的轻视态度。比如出板报、写作等等这些方面的学习和锻炼,他总是觉得那是无关紧要的事情。他在心里默默地想着,这些东西能对打仗有什么帮助呢?他的这种想法就像是一道坚固的壁垒,将他与这些知识隔离开来。换句话说,对于政治工作所必需的那些知识和技能,他并没有认真地去学习和磨练。他的心思完全沉浸在如何在毕业后出色地完成军事工作上,他满脑子都是战术、战略等军事方面的思考,却完全没有为自己未来可能从事政治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反,他一门心思地思考着如何在毕业后能够在军事工作中表现出色,如何在战场上指挥若定,如何带领士兵取得胜利。他几乎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这方面的思考中,却对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视而不见。更何况,如今的社会渴求的是复合型人才,无论是从事军事工作还是政治工作,两者之间的区别已经不再那么明显,彼此都需要有所了解和掌握。而海鸥这样的思想认知显然与部队的发展趋势格格不入,与时代的要求背道而驰。他的这种认知就像是一只无形的手,紧紧地扼住了他前进的脚步。因此,这无疑是他当时的又一次错误判断,而这个错误判断或许会在未来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他却全然不知,依旧沉浸在自己的狭隘认知里,无法自拔。他的心中时而会闪过一丝疑虑,但很快又被他对军事工作的执着所掩盖,他就这样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却浑然不觉。
在大学里,对于体能训练的要求简直达到了异常严格的程度,就仿佛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钢铁壁垒。尤其是那跑步训练,更是重中之重,严苛到了令人咂舌的地步。
每天下午,当炽热的阳光依然顽强地洒在大地上时,体能训练便会如约而至。而几乎毫无例外地,每一次的体能训练都是以跑步作为开场和核心。那长长的跑道,仿佛成了学生们必须要征服的艰难征程。而且这种跑步训练极少有中断的时候,无论天气如何变化,无论大家的身体多么疲惫,都必须要坚持下去。
每一次训练的时候,队长都会一脸严肃地亲自站在一旁监督,他那威严的目光扫视着每一个学生,让人心中不由自主地升起紧张和敬畏之情。队长亲自负责计时等重要工作,他手中紧紧握着计时器,那每一秒的流逝都仿佛在提醒着大家时间的紧迫和任务的艰巨。学员们的心中既有对队长的敬畏,又有对自己能否完成训练的担忧和焦虑。他们站在起跑线上,心脏砰砰直跳,既期待着能够顺利完成训练,又害怕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什么差错,在这种复杂的心情交织下,他们只能咬着牙,硬着头皮,全力地投入到每一次的跑步训练中去。
队长之所以对体能训练要求如此严格,实际上是有着其特殊的考量的。首先,学院每年都会举办一次盛大的运动会,那可是全院瞩目的重要赛事。在学院领导和师生们的心中,都对这场运动会寄予了极高的期望。大家都希望能够在运动会上展现自己的风采和实力,为自己的学员队争光添彩。而为了能在运动会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就必须提前做好人才储备工作,毕竟只有拥有了足够优秀的运动员,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每想到此,学员队的领导们便感到肩头的担子沉甸甸的,他们深知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