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开启新兵连生活(2 / 2)

格拉萨森 / 著

第五小说网 https://www.di05.cc,最快更新 难忘的日子里之车轮滚滚最新章节!

就在这个时候,连队已经悄然开始对人才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考量了。各个经验丰富的老连长们也都纷纷开始精心谋划着这些新兵下连之后的具体去向。当然了,最为理想的状况无疑是把那些表现优秀的好兵想方设法地留在自己所带领的连队里,让他们为连队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而对于那些他们看不太上眼的新兵,则会尽可能地将其打发到其他的单位去。不过,令人无奈的是,这些新兵在当时其实并不知晓这些情况背后的弯弯绕绕,海鸥也是在后来自己下了连队之后,从一些老兵那里听说了这些事情的来龙去脉。

在部队里的那些日子,仿佛总是如白驹过隙般过得格外地快,快到让人几乎都来不及去认真思考些什么,眨眼之间就已经快要临近过年的时刻了。这可是他们第一次在部队里度过新年,对于绝大多数的新兵而言,这同样也是他们人生当中第一次在没有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的情况下迎接新年的到来。大家在深切地感受着这种新鲜感的同时,内心更多涌现出来的是对远方家的无比思念之情。那种对家的眷恋和牵挂,在这个特殊的时候愈发地强烈和深刻,虽然身处部队这个大家庭中,但在这即将过年的氛围里,对家的那份情思始终萦绕在心头,让他们的心情变得复杂而又感慨万千。

为了能够有效地缓解新兵们心中那浓烈的想家所带来的痛苦情绪,连队非常用心地组织了丰富多彩、各种各样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他们可以尽情地看电视,通过电视节目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他们还能够积极地参加各种形式多样的比赛,在比赛中释放自己的活力和激情;并且他们还有机会集体外出进行购物等等。来到部队已经过去了这么长的时间,这竟是新兵们第一次拥有看电视的机会,同时这也是他们第一次能够走出部队到外面去。而对于海鸥来说,这更是他在新兵连期间唯一的一次外出的珍贵机会,这让他内心充满了期待和感慨,也让他格外珍惜这次难得的体验。

当他们迈着略显拘谨的步伐走上街头,目光触及到那繁华热闹的街市以及高耸矗立的大厦时,一种强烈的陌生感和不适应感竟油然而生。他们茫然地站在那里,似乎完全不知道自己该去做些什么,心中满满地充斥着迷茫与困惑,那种感觉就好像自己已经与这个原本熟悉的世界隔绝了极其漫长的时间。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完全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到哪里去转一转、看一看,到最后,仅仅只是简单地找了个地方理了个利落的头发,又去洗了个舒适的澡,随后就匆匆忙忙地返回了部队。领导给他们批了半天的假期,然而,海鸥却仅仅只用了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就回到了部队。

大年三十的那个晚上,无论是新兵们自己还是其他任何人都完全没有想到他们竟然会以这样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去度过。现在每当回想起来,都还让人不禁觉得他们当时的那种状态有些可怜兮兮的。按理说,在过年这样特殊的时刻,无论如何也应该让大家能够有机会看看春节晚会,感受一下节日的氛围和欢乐。然而,在大年三十的那个晚上,他们依旧还是如同往常一样,到了规定的时间就去召开班务会,按部就班地进行各项事务的安排和总结,等到一切结束后,到了既定的时间点,他们就只能上床睡觉,丝毫没有享受到过年本该有的特殊待遇和欢乐氛围,就这样平平淡淡地度过了这个本应热闹非凡的夜晚。

也不知究竟过去了多长时间,海鸥恍恍惚惚、隐隐约约地听到似乎有人在那厚厚的被子里传出低低的哭泣之声。没过多久,他们的班长也缓缓地起身了。事实上,在那个时候,大家其实都还没有真正入睡,只是每个人都心怀忐忑,不敢轻易开口说话罢了。班长在这屋里慢悠悠地转了一圈之后,这才发现原来是志轩斯基正在那里嘤嘤哭泣。

前面曾经跟大家详细说过,志轩斯基在自己家那绝对是个不折不扣的富少,在家中那可是连袜子都从来没有自己洗过的人啊,像这样的人又哪里吃过这般苦楚啊。听说他之所以来当兵,就是为了日后能够回家顺利接他父亲的班,同时他的父亲也想着让他能够在部队里好好地锻炼锻炼,磨砺一番。本来他们这些从农村来的孩子其实内心也非常想家,对家乡有着深深的眷恋和思念,但是他们咬咬牙还能够勉强坚持一下。然而,经过志轩斯基这么一带动,大家的情绪瞬间就被点燃了,思乡之情如潮水般涌来,都再也忍不住地哭了起来。不过,他们也都只是默默地盖上被子,在被窝里小声地抽泣着,尽量不让自己的哭声传出。

班长刚开始的时候还尽力去劝慰大家,试图安抚大家的情绪,让大家振作起来。然而到了后来,就连他自己也实在是坚持不住了。毕竟班长都已经有整整五年的时间没有回家过过年了呀。后来大家偶然间听说,班长的家里其实比他们还要贫穷。有一次,听说班长的父亲仅仅是为了那一点山上的果园地,就遭受到了别人的欺凌。但由于部队事务繁忙,班长根本抽不出时间回去,为此,班长接连哭了好几天。当时海鸥在听说了这件事情之后,内心顿时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真想立刻和班长一起回到他的老家,去帮助班长和那些欺负他父亲的人打架,为班长出气。

那晚,大家就那样在各自的思绪中悄悄地进入了梦乡。睡到半夜的时候,忽然一声尖锐的哨响猛地打破了夜晚原有的平静与安宁。原来是紧急集合的命令下达了,他们迅速起身,以最快的速度全副武装起来。还好他们在平时就有过严格且多次的训练,否则的话,在这样紧急的情况下可就真的要糟糕了。大家紧密地通力协作,彼此配合,这一次居然比平时提前了一分多钟就整齐地带到了集合地点,随后便有序地登车。接着,他们被车辆拉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周围的一切都让他们感到有些茫然和未知。

下车之后,他们迅速进行整队,动作整齐而有序。紧接着,连长神情严肃地开始讲话,他声音洪亮地说道:“同志们,现在要告诉你们一个重要的情况,我们国家的南方地区已经开始打仗了,而我们是此次行动的第二梯队,随时都要做好登上火车奔赴前线的准备。给我们准备的军列也早就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发。”当然了,实际上这些都只是一场演习而已,但是他们这些刚刚入伍不久的新兵对此全然不知。他们一个个都听得格外认真,表情紧张而凝重,对连长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深信不疑,以为真的要马上投身到激烈的战斗中去了。

后来,他们又一次全副武装,背着沉重的装备,迈着坚定的步伐,就这样跑了一个多小时的漫长路程。在这过程中,他们的汗水湿透了衣衫,喘息声此起彼伏,但他们依旧咬牙坚持着。最后,他们还是被卡车拉了回来。当他们疲惫不堪地回到营区之后,在连长进行讲评时,他们才如梦初醒般地知道原来这一切都只是一场虚假的演练。也许在旁人看来,大家会觉得他们实在是太傻了,这样简单的情况居然都能被轻易骗到。然而,在部队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里,这种看似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却是完全有可能的。这里有着严格的纪律和高度的服从性,在面对上级的命令和安排时,士兵们往往不会去过多地质疑和猜测,而是选择毫不犹豫地去执行,哪怕其中存在着一些不明确的因素,他们也会坚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所以,这种情况的出现其实也在情理之中,是部队生活的一种独特体现。

听他们班长详细地说过,他们这个部队原本其实并不在现在这个地方,而且也不属于现在这个旅。时间回溯到九八年的时候,部队突然间接到了一道紧急命令,要求进入到一级战备的状态之中。也就是在那年大年三十的那个晚上,寂静的夜空中突然传来了一声尖锐的哨响,随后,他们部队中的四个坦克营有两个被迅速地拉到了南方。而那被拉走的两个营自那以后就仿佛消失了一般,再也没有回来。由于其他一些特殊的原因,在那一年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地打起仗来,而那两个营也就顺势入编到了南方的部队序列之中。那么,他们剩下的那两个营又该如何呢?由于那两个营被调离,导致部队不够编制了呀。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搬到这里来,进而加入到了这里的编制之中。有好几个班长都曾经给他们详细地讲述过这件事情,所以他们对于这类情况才会深信不疑。

而且,他们所在的部队极其重视紧急集合这一事项,在这方面的要求也是极为严格的。集合时间甚至都是精确到用秒来进行计算的。不但要将所有的物资完整无缺地带齐,还要严格地对号入座,必须把自己的武器号码准确地记住,绝对不能出现拿错的情况。对于自己的武器有什么样的特点,更是要做到心知肚明,必须熟练地掌握自己所配备的武器的各项性能等等。

那天晚上他们回来之后,大家都暗自庆幸还好没有紧接着进行第二次紧急集合。要知道,在平时的时候,一晚上最多竟然进行过五次紧急集合呢。想想看,那是多么紧张和忙碌的状态啊。他们就是以这样特殊的方式度过了那个本该阖家欢乐、充满喜庆氛围的大年夜。在那个夜晚,没有热闹的团聚,没有温馨的氛围,有的只是紧张的待命和随时准备行动的状态,你能想象得到那种情景吗?当别人家都在享受着团圆的喜悦,欢笑声回荡在温暖的房间里时,他们却在冰冷的夜色中,背负着沉重的责任和使命,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状况,这种巨大的反差,真的是让人难以想象他们内心的感受,他们就这样在紧张与忙碌中度过了一个与常人完全不同的大年夜。

年后的一个月,他们开始了轻武器的相关练习。在最初的阶段,主要进行的是瞄靶训练和投弹训练。在瞄靶训练中,他们全神贯注地盯着靶子,努力调整着自己的姿势和视线,力求做到精准瞄准;而投弹训练时,他们则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投掷的动作和力度,以期望在未来的实战中能够发挥出最佳水平。当然了,其他的训练项目诸如三大步伐练习和体能训练等也并不能被完全放弃,这些都是军人必备的基本素养。于是,这些训练便灵活地穿插在日常训练之中,与新的轻武器训练相辅相成。并不是说要舍弃掉原来的训练,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这些新的训练内容,让他们的训练体系更加丰富和全面,从而不断提升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战斗能力,为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充分的准备。

到了最后,他们增加了战术训练、障碍训练以及野外生存训练等等训练项目。随着时间的推移,训练的内容如雨后春笋般越来越丰富繁多,训练量也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也许在你听来,仅仅是这样简单的描述会觉得似乎这些都很容易做到,但实际上,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他们才知晓,这一路走来,真的是布满了艰辛与不易。每一项训练都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汗水,每一次突破自我都伴随着无数的困难和挫折。战术训练中,他们要不断思考和磨合,以形成最佳的战斗配合;障碍训练时,那些高难度的障碍设施让他们一次次摔倒又一次次爬起;野外生存训练更是对他们身心的巨大考验,要面对各种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匮乏的情况。他们在这过程中承受了太多的压力和疲惫,但却依然坚定地向前迈进,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这段艰难的历程,这份坚持和付出实在是令人敬佩。

他们需要在极为短暂的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实现从内到外彻彻底底地从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蜕变转化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军人。这样的时间限制无疑是极其紧迫的,几乎没有任何可以缓冲的余地。如果部队没有那种极其严格的要求来进行规范和督促,而自己又稍微有那么一丝一毫的放松和懈怠,那么毫不夸张地说,你不但白白地遭受了这三个月的苦楚,就算是之后再继续当十年的兵,那也都是毫无意义、毫无价值的。因为一旦等到下连之后,就再也不会有人有精力和时间来专门组织你去练习这些基础而又至关重要的内容了。那时候,各种任务和职责会接踵而至,根本不会再给你留下这样系统训练的机会,所以在这三个月里,必须全力以赴,不容有一丝松懈,否则将会追悔莫及。要知道,这些统统都是最为基础的东西,不管是什么样的兵种,都务必要将这些扎实地练好。因为如果这些最基本的都无法练得足够出色,那么你仅仅只是徒有一个兵的外表而已,却全然没有兵的内在精神实质。在这种情况下,当你换上便装之后,根本就没有任何人能够看得出你曾经当过兵。倘若真的变成了那样的一种状态,你说说看,这是不是非常亏啊。毕竟当兵的这段经历,本应该是塑造一个人坚韧品格和独特气质的重要过程,可若是因为没有将这些基础打好,而导致自己失去了那份军人应有的特质和光彩,这实在是一种极大的遗憾和损失,真的是太不值得了呀。

新兵连的最后一项至关重要的训练内容便是实枪实弹打靶。为了能够顺利完成这项训练并取得较好的成绩,他们为此进行了相当长时间的针对性训练。在这段训练时光里,他们刻苦钻研,认真聆听教官的教导,不断地进行实际操作练习,从枪械的基本构造到射击的姿势、瞄准的技巧以及扣板机的时机把握等等,每一个环节他们都反复琢磨、反复实践。通过这样持续而深入的训练过程,他们基本上都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射击的方法,对于如何在不同的情境下进行准确射击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知,为最终在实枪实弹打靶中的良好表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打靶的那一天,为了全方位地确保整个过程的安全性,部队特意在每个靶位都精心安排了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兵进行现场指导和监督。尽管在平时的训练中,他们已经是训练有素,对于各项射击要领和操作流程都烂熟于心,然而当真正到了需要使用实弹的这一刻,大家的内心还是不由自主地既充满了激动的情绪,同时又夹杂着紧张的感觉。平日里那些看起来极为简单的动作,在此时却仿佛一下子全都从脑海中消失了一般,大脑几乎一片空白。曾经在训练中无数次熟练完成的举枪、瞄准、扣板机等动作,在那一刻却变得有些陌生和僵硬,紧张的情绪让他们的手似乎都有些不听使唤,往昔那熟练的状态仿佛离他们远去了。

就拿海鸥来举例说明吧,当他刚把第一发子弹打出去的时候,极其意外的情况发生了,他手中的枪竟然卡弹了。如果按照平时的训练情况来看,这其实真的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小事情罢了,仅仅只需要轻轻地拉一下枪栓,让子弹能够重新上膛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然而,在那个时候,海鸥因为内心极度的紧张和害怕,特别害怕子弹会突然走火。实际上呢,他的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毕竟新兵对于这些情况还不太了解啊。所以,他在当时整个人就像是被定住了一样,一动都不敢动,呆呆地站在那里,脸上满是惊恐和不知所措。一直等到班长迅速赶过来帮他成功地排除了故障,他这才从那种惊恐的状态中缓过神来,才有胆量继续进行射击。其他的人在刚开始的时候也基本上都和海鸥差不多的状态,或多或少地都出现了一些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毕竟面对实弹射击这样从未经历过的事情,大家难免都会有些紧张和无措。

不过,实际上还有更为严重的情况存在呢。其中有个新兵,甚至还没有轮到他进行打靶呢,就已经被这种紧张的氛围给吓得哭了起来。海鸥在当时看到这种情景,心里既觉得有些可笑,同时又感到非常可气。他心里想着,就凭借这样的胆量居然还来当兵?海鸥觉得像这样的人简直就是在丢男人的脸面,连这点胆量都没有,怎么能担当得起军人的职责呢。到最后,那个新兵竟然一发子弹都没有打出去,海鸥实在是真的搞不明白,像这样的人来到部队当兵究竟是为了什么呢,真的是太可气了!他无法理解这种胆小懦弱的行为,在他看来,既然选择了当兵,就应该勇敢地去面对一切挑战和困难,而不是如此轻易地被吓倒。这种人不仅影响自己,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集体的士气和氛围。

海鸥在那天的整体表现还算得上是相当不错的,各项成绩基本上都处于优秀的水平。尤其是在最后一轮打靶的时候,他更是有着极为出色的发挥,他所射出的五发子弹竟然打出了高达五十五环的非常优异的成绩。而后来据相关人士所说,原来是他旁边的一个好兄弟在射击的过程中看错了靶子,不小心帮他多打了一发子弹。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小小的意外,才让海鸥最终取得了这样令人惊叹的成绩。尽管这其中有着一定的巧合成分,但不可否认的是,海鸥自身原本的射击水平也是相当不错的,否则即便有这样的“意外助力”,也不可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海鸥却没能参加手榴弹实弹投射。原因是在这段期间,他在进行器械训练的时候不小心受伤了,而且当时的情况相当严重。在受伤的最初那三天时间里,他自己甚至完全无法站立起来,那种疼痛让他备受折磨。当他好不容易能够站起来之后,却又发现根本无法顺利地坐下,而当他坐下之后,想要再站起来也是极为艰难的事情,每次无论是起立还是坐下,都必须要有人小心翼翼地扶着他才行。他整个人在那段时间里仿佛陷入了一种极为痛苦和艰难的困境之中,行动极为不便,只能依靠他人的帮助来完成一些最基本的动作,这样的状况让他感到既无奈又沮丧。原本满心期待能够参与手榴弹实弹投射的他,也只能无奈地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眼睁睁地看着其他战友们去体验那紧张而又刺激的实弹投射训练,而自己却只能在伤痛中苦苦挣扎和等待恢复。

他们的班长急忙带着海鸥去了部队医院。不得不说,那里的医生对军人的服务态度着实在是太差了。记得那天中午的时候,他和班长急匆匆地赶到医院,恰好正赶上医院里吃午饭的时间。有个值班的医生只是淡淡地看了他一眼,竟然完全不管海鸥伤得究竟是否严重,甚至连多看一眼都不愿意,就非常冷漠地让他们先在那里耐心等着,并且还说要等自己吃了饭之后再说其他的事情。这种态度真的是让人极其气愤,然而他们对此却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因为在当时,部队医院的情况就是这样,军人去看病就仿佛是去求他们办事一样,显得特别的卑微和无奈。那些医生的素质简直和他们老家乡政府里的那些趾高气昂的官老爷们差不多,完全没有应有的职业素养和对军人应有的尊重与关怀,这种状况着实让人感到心寒和不满。

终于,漫长的等待之后,盼到了医生吃完饭慢悠悠地回来了。然而,他却仍然是那一副极其不耐烦的样子,就好像病人的到来会给他增添天大的麻烦似的。医生只是简单地问了一下海鸥到底是什么情况,然后,极其草率地就给海鸥开了半盒止痛药,整个过程加起来总共不到三分钟的时间,就如此轻易地把海鸥他们俩给打发走了。在这整个过程中,既没有进行任何细致的检查,也没有像传统中医那样进行望闻问切等基本的诊断步骤。这实在是太让人感到寒心了,海鸥当时真的是气愤到了极点,内心真想狠狠地冲上去揍那个医生一顿,以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和愤怒。毕竟自己忍着伤痛等了这么久,却得到这样敷衍了事的对待,这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和容忍。但最终,理智还是让海鸥克制住了自己的冲动,毕竟在部队还是要遵守纪律,不能轻易做出过激的行为。只是这样的遭遇,让他对部队医院的印象变得极差,心中的那股怨气也久久难以消散。

班长发现海鸥非常生气,于是在回去的路上,就耐心地给他解释道:“海鸥啊,你要知道,部队医院差不多都是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军人看病是不需要花钱的,可能就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他们对待军人的态度往往就不是那么好了。但是他们对待地方人员可不是这样子的,对地方人员他们的态度相对来说会好很多。你要明白,在部队进行训练的时候,你自己一定要格外注意做好自我保护。只要不受伤,那一切都好说,可万一要是真受伤了,到那个时候你就能够深切地体会到什么叫做心寒了。”班长语重心长地说着这些话,希望海鸥能够理解这种现状,同时也希望他以后能更加谨慎地对待训练,避免再遭遇这样令人无奈和气愤的事情。

仅仅是因为这件事情,海鸥在后来所有的训练中都再也没有使出过自己的全力。可以说,这件事给他的心灵深处留下了一道极为深刻且不可磨灭的阴影。在那之后,海鸥由于考学等一系列原因调换过了好几个不同的部队。而实际的情况也确实和他班长曾经所说的相差无几。所有的部队医院对于军人几乎都是那样的态度和表现,没有任何一个部队医院是例外的情况。这让海鸥心中的那道阴影始终挥之不去,每次想起都会感到深深的无奈和悲哀。他不明白为什么本应全心全意为军人服务的部队医院会是这样的状况,这让他对军队中的一些现象感到困惑和失望。

在进行手榴弹实弹投射的那一天,海鸥其实还没有完全恢复好。虽然他已经能够较为艰难地独立完成起立和坐下的动作了,但是他的两个胳膊依旧使不上什么力气。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状况,导致他最终还是遗憾地错过了这次手榴弹投射的宝贵机会。要知道,有时候一次错过真的就意味着终生错过啊。一直到现在,他都没有投射过真正的手榴弹。而这,也毫无疑问地成为了他在新兵连时期最大的遗憾。

新兵连的考核终于圆满结束了。当新兵们一旦完成授衔这个重要的仪式,就清晰地意味着新兵连那整整三个月的时光即将缓缓地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回想起这三个月所经历的点点滴滴,他们无不感慨时间竟然过得如此之快,仿佛只是在眨眼之间,就已经悄然流逝。他们甚至还没来得及去细细地品味其中所蕴含的酸甜苦辣各种滋味,所有的一切就这么匆匆地结束了。那三个月里,有训练时的汗水与疲惫,有战友间的欢笑与打闹,有遇到困难时的迷茫与坚持,还有获得进步时的喜悦与自豪,这所有的一切如今都成为了他们心中难忘的回忆,可还没等他们深入去感受和体会,就已经如同风一般消逝,只留下无尽的感慨。

这个过程宛如高考前那紧张激烈的冲刺阶段一般。在这段历程中,他们别无选择,只能不顾一切地奋勇向前冲。他们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深入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去做,但内心无比清楚地知道自己必须得这样去做,因为一旦有所迟疑或者偏离,就会犯下错误,进而就会受到相应的严厉惩罚。并且,在整个新兵连那漫长的三个月时间里,他们每一天所经历的生活和所进行的训练内容都是完全不同的。需要他们去学习的东西着实是太多太多了,多到让他们时常感觉应接不暇。无论是各种军事技能、纪律规范,还是团队协作的要领、坚韧意志的磨练等等,每一项都需要他们全神贯注地去学习和掌握,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他们也深知这是成长和蜕变必须经历的过程,所以只能咬着牙坚持,在这充满艰辛与汗水的三个月里不断拼搏奋进。

特别是从他们的班长、排长以及连长的身上,他们真真切切地学到了非常多极其宝贵的东西。就拿他们的排长来说吧,实际上这位排长也仅仅只是比他们大个几岁罢了,只不过是比他们早当了四五年的兵而已。排长在当兵的第二年,就毅然决然地参加了军区所组织的军事大比武,并且令人钦佩地获得了军区五公里越野比赛的第二名这样优异的成绩,也正因如此,他顺利地提了干。在第二年的时候,他就被派遣到军校去接受专门的培训。到了第三年,他便回归部队开始带兵了。为了能够成功地参加那次大比武并且取得良好的名次,排长曾经在进行跑步训练的时候,累到了尿血的程度,单单从这一点就完全可以想象得到他的毅力是有多么的顽强和坚韧不拔。他这种为了目标不惜付出一切的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每一位新兵,让他们明白成功的背后往往需要付出超乎常人想象的努力和坚持。

从排长日常带兵的各种方式方法当中,也能够十分明显地感觉到他绝对是一个极其好强的人。用当下比较流行的话来形容的话,那他就是一个充满血性的军人。可以丝毫不夸张地讲,如果把排长放置在战争年代,在那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情境之中,他毫无疑问绝对会成长为王牌部队中首屈一指的王牌将军。

海鸥记忆最为深刻的一次是,在某一次五公里越野训练结束之后,他们所在的连队竟然跑出了个第二名的成绩,要知道这可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同时也是绝无仅有的一次。当排长在给他们进行训话的时候,平日里向来都很少生气的排长,在这一次是真的动怒了。排长当时所讲的话大概是这样子的:“大家要清楚地明白,在部队这样的环境之中,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第二名,这里只有输赢之分,只有胜败之别。你们想一想,倘若在战场上和敌人交战,输了的话难道还会给你们颁发一个第二名的奖项吗?我们可是坦克一连啊,是有着特殊意义的第一连!我们必须要对得起这个响当当的名字。如果没有这样的志气,那你就干脆不要继续在咱们坦克一连待下去了。要是大家都缺乏这个勇往直前的勇气,那我们干脆就向上级申请把咱们连队的名字给换了吧,把咱们的连旗也给改了算了,直接就叫草包连好了。”

他们排长不仅仅是军事素质极其全面,特别厉害,在其他诸多方面也极为出色。就好比写作方面,他能写出条理清晰且富有感染力的文章;在协调管理方面,他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复杂的关系和事务;在组织能力上,他更是有着卓越的才能,能够高效地组织各类活动和任务。在排长的身上,海鸥深深学到的是那种对待事情的认真态度以及永不放弃的坚持精神。排长已然如此优秀了,那就更不用提连长了,连长是更加出类拔萃的存在。在那个特定的时期,干部们的文化文凭或许并不是很高,然而其中却有非常多的人都是真正身怀绝技的高手。就单单拿他们坦克一连来说吧,总共有着六个干部,其中竟然有五个都是如同他们排长那样,是直接从士兵一步一步被提拔为干部的。这些干部们凭借着自己过硬的本领和卓越的表现,在部队中绽放出属于他们的光彩,成为士兵们敬仰和学习的榜样。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军人的价值和意义,为部队的建设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他们的连长是从步兵部队中被提拔上来的,听闻有传言说连长一个人就能够打倒十个人。单单看他当时那健壮魁伟的体格,大家是绝对坚信这一点的。记得有一次在抬楼板的时候,他们五个身强力壮的战士一起抬着楼板的一头,而连长呢,则是独自一人抬着楼板的另一头,可最终的结果却是他们五个人合力都抬不过连长一个人,由此可见连长真的可以说是力大无比,拥有着令人惊叹的强大力量。这种力量不仅仅体现在他的身体素质上,更体现在他在部队中所展现出的那种威严和领导力,让士兵们对他充满了敬佩和信服。在连长的带领下,整个连队都充满着蓬勃的朝气和勇往直前的气势。

再说说他们的指导员,他是有一定背景的人物。他的父亲曾经可是一位师长呢,如此说来,也算是“部队大院”出身的了。他在十八岁的时候就已经当上了排长,其能力可见一斑。而且指导员人长得那是格外的帅气,他写的字也是特别地漂亮,只是呢,他的性格稍微有那么一点傲气。他们所在的部队是一个副师级单位,其中有着大大小小几十个连队。那些连队出的板报啊,就没有一个是能入得了他的眼的。他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轻易出手的,可只要他一出手,那板报比赛毫无疑问绝对是第一名,并且所出的板报绝对是堪称经典之作,他出的板报照片甚至绝对会被他们部队留存好几年的时间呢。在一些大型的歌咏比赛等诸如此类的活动中,他通常是不会亲自去组织的,但倘若有那么一次他亲自去组织了,那也绝对会成为经典,而且会呈现出特别宏伟且大气的效果。也许你可能会问,像这样如此有才的一个人怎么没有去机关担任领导职务呢?海鸥对此也很是纳闷,据那些班长们说,主要是因为其他人看不惯他身上的那股傲气,机关领导和他相处不来。但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海鸥其实也并不是很清楚,反正他们的指导员非常有才这一点是绝对毋庸置疑的。

另外呢,还有他们的副连长,那可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在四百米障碍全副武装这个项目上的成绩,那可是达到了全军第一的惊人高度。听闻说,副连长所创造的这个四百米障碍的记录,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有人能够将其打破。这足以见得他在这个项目上的卓越表现和强大实力,那绝对是让人惊叹不已、望尘莫及的存在,仿佛他就是这个领域中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此外还有他们的三排长,那在坦克炮射击方面真的是有着极为高超的技艺,打得特别特别准。在进行打山头移动靶的时候,坦克本身也是处于移动状态的,并且还是全手动进行操控。在平常的训练或者是相关的比赛当中,一般来说一组是八发炮弹,其他的单位要是能有一发炮弹上靶,那就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然而三排长呢,最少都能有七发炮弹上靶,几乎可以说是很少出现脱靶的情况。倘若偶尔有那么一次他出现了一发炮弹脱靶的现象,领导都会觉得这是不正常的。而且他还经常前往军区等大的单位去给人家传授经验、讲解知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仅仅只是少尉军衔的排长,竟然能够给那些又是团级又是师级的那么多的人上课,这是多么厉害的一件事情啊!这充分彰显出了三排长在坦克炮射击领域的卓越能力和深厚的专业素养,他以其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成为了部队中令人钦佩和敬仰的存在。

在他们连队中只有一个排长是正儿八经的文人出身。这位排长是通过高中努力学习考上大学之后,才被分配到他们部队的。听说那个排长可是他们部队里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本科生呢。当然了,当时的整体大环境就决定了那个排长在他们单位的发展并不会特别顺利,毕竟在那个时候,大部分干部的军事素质都要比他强出很多很多。海鸥在当兵的第二年,那个排长就被调离了,这也算是后面发生的事情了。在那个特殊的时期,这样的情况或许也是一种无奈的现实写照。尽管这位排长有着较高的学历和知识储备,但在以军事素质为重的环境中,他的发展道路显得有些艰难和曲折。然而,这也不能否定他自身所具备的价值和意义,他的存在也为连队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而他的调离,也让人们在感慨之余,对当时的部队环境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时间宛如白驹过隙,过得极其快速,眨眼之间就要面临下连了。他们下连的分配原则是,哪个老连队负责训练的新兵,那么这个新兵自然而然就归属于哪个老连队。即便是存在个别需要前往基地去学习专业的人,在学习结束之后也必定要回到原来的老连队。然而,对于那些家中有关系或者是经济条件较为优渥的人来说,实际的情况可就不一定是这样了。只要他们的关系足够强硬或者家里特别特别有钱,那么他们就能够随心所欲地去任何自己想去的连队。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环境中存在的一些不公平和特殊情况,让那些没有特殊背景的士兵们只能按照既定的规则和流程来进行分配,而那些有关系或有钱的人却能够凭借着自身的优势获得更多的选择和机会,这不得不让人感叹现实的复杂和无奈。

正因如此,在距离下连仅仅只剩下十来天的时候,那些家里有关系或者家庭条件较为良好的人便开始纷纷行动起来,积极地去寻找人脉、疏通关系,满心期盼着能够去到一个符合自己理想的连队。他们利用自己所能利用的资源,试图为自己争取到更好的去处和发展机会。而反观像海鸥这样既没有充足的钱财又没有强硬关系的人,就只能无奈地听凭上天的安排,对自己未来的连队归属没有丝毫的掌控力。他们在这种情况下,显得格外的无助和被动,只能默默地等待着命运的裁决,接受那或许并不符合自己内心期待的安排。他们眼睁睁地看着别人为自己的前途积极奔走,而自己却只能怀着忐忑与不安,在心中祈祷着能有一个相对较好的结果,这种鲜明的对比着实让人感慨现实的残酷与无奈。

当时情况各不相同,有的人得以前往汽车训练大队,在那里开启学习汽车驾驶的历程;有的人则被分配到了训练基地,去深入钻研坦克专业;有的人去往了养殖基地,在那里从事种菜、养猪之类的工作;还有的人则幸运地进入了旅机关,担当起给领导当文书通信员等等这样的职责。每天都会有那么一两个人离开原本共同生活的地方,前往新的岗位。每当有人离开的时候,他们内心都会涌起一阵难过与不舍,因为他们真的不知道在未来的日子里,是否还有机会能够再次相见。这种即将分别的愁绪萦绕在每个人的心头,让他们每一次面对同伴的离开,都会伤心一场。他们深知这一分别或许就意味着长久的别离,那些曾经一起挥洒汗水、共同奋斗的日子可能就此成为珍贵的回忆,而未来的重逢充满了不确定性,这种对未知的担忧和对往昔的留恋,让他们在每一次送别时都格外的感伤和惆怅。

最后,他们班就只剩下了三个人,包括海鸥、建华斯基和清营斯基。他们俩都是伏尔加格勒人,经常用老家话聊天、开玩笑,海鸥却一句也听不懂,所以那时海鸥感到特别孤单。

最终,他们那个班级就仅仅只剩下了三个人,其中就包括海鸥,还有建华斯基以及清营斯基。而他们俩都是来自伏尔加格勒的人,他们常常会使用老家的方言进行聊天、相互开玩笑。海鸥对于他们所说的这些话语却是一句都听不懂,在这种情况下,那时的海鸥内心深处便感觉到特别的孤单。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相关推荐: 被灭门后,七位绝色嫂子上门求嫁长相思之相思不负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魔道:大家一起来答题甄嬛传之岁岁年年,共占春风红楼:我是逆天扫把星小娇娇要出嫁,高冷指挥官急红了眼网游:我财神,神宠多亿点怎么了江寒柳如烟女帝:夫君太强,我只能躺平新生代之奥特反派之旅酒后失控,捡个御姐总裁当老婆金元宝一家的拆迁暴富日常咸鱼妾室的自我修养穿越七零,我嫁冷面军少当国医圣手重生后,我嫁给了军区冷面阎王快穿:系统说不用做任务乱刀砍死!重生回宫嫁首辅,夫家悔哭了帝少小妻又闯祸了全民转职:修仙者废?看我一剑开仙门!与末世互通,我富可敌国江寒柳如烟七零,糙汉被作精媳妇撩翻了!失去七情六欲快死了,全京城为我哭坟亿万富翁狂氪金,秒变电子财神江寒柳如烟武道人仙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1 第五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简体版 · 繁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