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是正襟危坐的徐直,下方则是待审的公孙康。
公孙家族近年的一些卷宗是不疼不痒,难做大用。
不管是学习者还是凑热闹者,宴席过后,不少人还是朝着望京市赶去。
公孙康所做之错事,诸多高门大户都有沾边,刑责过严,他必然成为众矢之的。
可惜没了参考的打斗,又或是公孙康反抗巡查司稽查的叛逆精神,或者是少了更大的刺|激场面……
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招供书上自然不会只有他一人,牵连者甚众。
与公孙康的恩怨到时候收场了。
提前抽身而出未必是坏事。
只要徐直不拿刺杀巡查司少府,拒捕,蔑视帝国律法等大帽子框他,他这一生都在律法规则内行事,所做之恶没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案桌下的公孙康誊写的时长比徐直想象中要更久,近三个小时之后,他才收手。
亲朋好友,子孙后代,达官贵人,或多或少有沾边。
可偏偏徐直那儿还有厚厚的一叠黑资料。
他心中也在暗暗估算着自己要付出的代价。
等阶森严的观念深入人心,审讯厅依旧沿用着前朝衙门的制式,只是参与者各有不同。
记载了他一生心中感觉大大小小的违法事,甚至包括未处罚的违章驾驶,徐直感觉这老头把自己所有过错都例出来了。
证人,证物,想重新翻出来的难度极大。
徐直不查,那便是目无律法,对违法违纪无视,以后多少要落人把柄。
这两位几天一打,望京简直太热闹了。
这刑罚的时间有点长,公孙康大概会监禁劳作到老死的那一天,不适合做标尺导向。
他并非得势不饶人的人,需要把握该有的尺度。
“真可惜。”
“公孙宗师真自首了?”
这是年轻人的时代,世界已经不一样,思维与他们这些老古董渐渐变的不同。
诸多的卷宗上记载的事例过久,许多事情甚至已经被人忘记。
他不能将打伤徐直的事情显得过于明显,看上去像徐直在打击报复,那样徐直肯定不会结案。
他最终不得不暂时中止审讯,拉上樊铁心去静室查验。
大修炼者们写字速度极快,公孙康可能写了数万字。
该招多少,该写上多少,公孙康心中慢慢有了谱。
到底可惜点什么,彼此也说不清楚。
“是有点可惜。”
巡查司没可能去调查清楚这诸多的卷宗,将一件一件事情完全佐证。
如今就看公孙康主动承认多少罪。
徐直和公孙康没在大宗师宴上闹腾起来,这让一些人有点失望。
承受的后果比徐直隔三岔五挑战要强的多。
时代在发展,以往任何把持者、操控者、垄断者,都将慢慢落幕。
这是公孙康的忏悔录。
就是不知道最终如何收场。
要么能打过直接逮了他,要么打不过,丢了脸皮老老实实回去,换个人来核查。
罚款、监禁。
公孙康下笔如飞时,徐直的食指也在不断的敲打着案桌,声声敲击声,不断响彻在诸人的心房。
只要徐直没挖什么大坑给他跳,公孙康决定配合,全盘配合。
“思及一些往事,痛恨自己过往所为,从此愿意洗心革面,还望巡查司能给予公孙康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
这是东岳上下都在关注的事情,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导向。
公孙康甚至有怀疑巡查司在借力苦教的风波,以大义的名义彻查豪门世家,将原有的格局不断打散,诸多权利不断收归国有。
最终只是损失钱财多少和丧失人生自由多少年的问题。
购物平台,皇家马车等新事物的涌现,不断打破着老一辈们划分地盘牟利的局面。
踩进这个坑,徐直也别想轻易脱身,必然要得罪一大|波人。
“我自己来吧。”
“罪人公孙康自十六岁始,因小有天资,不可避免沾染了一些恶习,行事跋扈,至今已有一百二十年。”
要是答的不好,比如出现一些卷宗中没有的记录,必然要惹出一些是非。
他们需要记录,也需要见证,还要接手涉及到公孙康案情的后续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