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的来说,就是任何商船的合法贸易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保护。不管是明帝国的商船,又或者是其他国家的商船,在遇到危险的时候,都可以向白衣军海军求救。白衣军海军将一视同仁。当然,反过来说,任何违法的行为,都将受到严惩。
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和法国人,都识趣的将他们的战舰,全部调回去了本国。白衣军海军在南洋,已经是无敌的存在,他们的战舰,继续留在南洋,没有丝毫的意义。与其留下战舰,让白衣军感觉有芥蒂,还不如自动自觉的消除这份芥蒂。
这些退役的白衣军官兵,在部队的时候,多多少少都积累到了一点财货。如果打仗积极,表现出色的话,积累到的财富,应该会更多一点。基本上,在退役以后的三五年时间里,生计是肯定没有问题的。但是,指望使用以前积累的财富,过一辈子,绝对不现实。因此,他们必须另外想办法,寻找谋生的途径。
白衣军在印度洋积蓄力量,目的就是为了攻打莫卧儿王朝。
陈展仔细的考察了加勒港以后,就写了一份详细的报告,直接送到海军副司令官陈信海的手里。陈信海接报以后,很快又派人将报告送给还在雷州府的徐兴夏。徐兴夏当即批准。
幸好,白衣军从来都是善解人意的。对于前往美洲大陆的明帝国商船,可以遭遇到的风险,白衣军做了充分的准备。那些淘汰下来的日月铳,都被廉价的卖给各个商船主,作为登陆美洲大陆的助力。甚至,很多时候,白衣军干脆就白送日月铳和配套弹药,让那些武装商船主,在美洲大陆到处煽风点火,站稳脚跟。
锡兰当时是控制在葡萄牙的手里。
难怪西洋列强如此重视卡利亥特,实在是卡利亥特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它是印度洋东部最最重要的港口之一。重要到什么样的地步呢?不可或缺的地步!如果无法成功的控制卡利亥特港口,商船往来印度洋的难度和成本,都将大大的增加。
……
锡兰岛的北面,就是古印度的莫卧儿王朝。
显然,葡萄牙人对于锡兰本身,是不太重视的。主要的原因,是锡兰本身,没有什么值钱的资源。东方世界最值钱的各种“香料”,在锡兰岛根本就不存在。当时的世界,航海的目的就是赚钱。对于没有赚钱项目的地区,肯定不会重视的。
在泰昌三年到泰昌八年之间,到底有多少退役的白衣军官兵,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加入了雇佣兵?估计徐兴夏都没有办法统计。保守估计,不会少于五万人。这五万雇佣兵,基本上都是活跃在美洲大陆。可想而知,他们会给美洲大陆带去什么。
还有部分的远洋商船,顺着黑潮航线,前往美洲大陆。根据明帝国和西班牙达成的协议,西班牙商船在南洋海面,享受和明帝国商船一样的权力。作为交换条件,在美洲大陆,明帝国商船也能够享受和西班牙商船一样的条件。这一切,都给明帝国的商船进入美洲大陆,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那些超大型的商船,往返于太平洋东西岸,赚取到的利润就更多了。当然,他们遭遇到的风险也大。
当然,白衣军要完全控制美洲大陆,还有些困难。以白衣军海军目前的能力,还无法将一个营的陆军兵力整体投放到美洲大陆,并且保证这个营的长久战斗需要。因此,只能采取蚂蚁搬家的方式,通过民间的方式,不断的向美洲大陆的西海岸渗透了。
目前,荷兰人依然在卡利亥特有相当数量的驻军。在荷兰人丢失了南洋地区的利益以后,就将卡利亥特作为维护东方利益的大本营,继续留守。从南洋地区逃出来的荷兰战舰和商船,都在卡利亥特集结。他们当然不会甘心自己的失败。他们还试图以卡利亥特为桥头堡,积蓄力量,准备向白衣军发起反击。
这一点,即使在四百年以后,都没有大的改变。在核动力军舰时代,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来往的军舰,还是会选择在斯里兰卡短暂停留的。例如美国的某些军舰,就经常在斯里兰卡停靠。至于一般的船只,停靠的次数就更多了。
泰昌八年的春天,很快就到来南洋。
当时的海权观念,还没有正式形成。即使是西洋列强,也只是意识到,海洋能带来财富。但是对海洋要点的控制权,还没有清楚的认识。准确的来说,他们的脑海里,还没有明确的海洋霸权的观念。如果是在数百年以后,马汉提出《海权论》以后,锡兰港的地位,就炙手可热了,估计各大列强,是要打崩头的。
葡萄牙驻锡兰的代表,乃是一个理事级的小人物。
良好的贸易环境,有效的促进了南洋地区的海洋贸易。原来的南洋地区,几个列强各自为政,互相敌视,互相遏制,严重的破坏贸易环境。又有各国背后支持的海盗闹事,导致来往的商船,战战兢兢,风险极大。这一切,都严重的限制了南洋地区的海洋贸易发展。现在,白衣军扫除了一切风险,海上贸易立刻井喷。
经过两个月的准备以后,泰昌八年的六月六日,白衣军海军混合舰队,正式从巴邻旁港口出发,前往印度洋。这是一支庞大的混合舰队,总共拥有各种军舰三十余艘,各种大型商船三十余艘。经过半个月的连续航行,他们终于进入了印度洋海域。
根据白衣军情报部门的估计,荷兰人在卡利亥特,驻扎了超过五千人的军队。单纯从驻扎的武装水手数量来说,卡利亥特和雅加达不相上下。但是,各种战舰的数量,就有些逊色了。荷兰人在卡利亥特集结的战舰,只有区区的十几艘而已。
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南洋地区的海上贸易额,就比原来翻了一番。从南洋各个港口出发的商船,大量的前往明帝国、台湾、日本、朝鲜等地,在往返之间,创造了大量的利润。通过一群群的商船队,南洋地区成功的和明帝国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
尽管由于徐兴夏的出现,工业革命的进程,已经被打破。但是,对于棉花的需求,却是与日俱增。明帝国的江南地区,纺织行业非常的发达。最大的棉纺厂,已经拥有上千台的纺纱机和织布机,有员工超过五千人。特别是松江府一带,简直就是纺织业的大本营。而中原大地的棉花产量,显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正是由于实行开放的自由的政策,才没有引来其他列强的攻击。
不过,在泰昌八年的年初,除了鲨鱼营基本满员之外,其他的两个营,暂时都只是空架子。不是徐兴夏没有钱,而是没有相应的人才。海军陆战队的组建,比陆军复杂多了。他必须等到鲨鱼营的一批官兵,积累出经验以后,才能有效的扩军。
一阵阵柔和的海风拂过海面,泛起层层的涟漪。
莫卧儿王朝的港口中,最为重要的,当然是卡利亥特。最初,葡萄牙人来到印度沿海地区,一眼就发现了卡利亥特的价值。他们立刻在当地修建了港口,驻扎士兵,修建堡垒,将其变成葡萄牙的据点。但是后来,西班牙人到来,这个据点就被西班牙人控制了。再后来,荷兰人兴起,卡利亥特又被荷兰人控制。
然而,很多白衣军的官兵,除了打仗杀人之外,其他技能基本都不会。在退役以后,他们能做什么?最好的选择,当然是去做雇佣兵了。雇佣兵的唯一目的,就是打仗杀人。美洲大陆的开辟,需要大量的武装商船,需要大量的雇佣兵,他们刚好满足这个市场的需要。于是,两者一拍即合,很多专业的雇佣兵队伍应运而生。
现在的南洋,是完全的自由贸易港。所有的港口,都向合法的商船主开放。白衣军在南洋的策略核心,就是自由贸易,所有人都拥有平等的权力和义务。只要遵守白衣军的相关法律,不管是哪国的商船,都可以自由的行驶自己的权力。
对于南亚这片大陆,徐兴夏觊觎已久了。他对这里的土著居民没有兴趣,对这里的各种资源很有兴趣。印度出产的棉花,可是相当有名的。如果白衣军需要一个大的殖民地的话,印度就是最好的选择。印度的棉花产量,完全可以满足整个东方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