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秦淮茹轻声呼唤着,探头往屋内望去。
当她看到李文正趴在桌上聚精会神地画图时,不由得感到惊喜。
“你这是在忙什么呢?”她走进房间,好奇地问道。
李文听到声音,抬起头来,看到了秦淮茹关切的眼神。
“淮茹姐,好久不见呀!我在画一些零件的图纸,想改进一下现有的设计。”他放下铅笔,伸了个懒腰。
“上次听说你脑袋受了伤,我还替你担心来着,看来你恢复得不错嘛,都开始想着工作上的事情了。”
秦淮茹笑着说,她可是有很长时间没见过李文了,今天猛地一看,发现李文脸上也没有饥饿的蜡色,反而白白嫩嫩的,帅气得很。
“是啊,我想尽快回到正轨上。”李文回答,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期待。
秦淮茹走到桌边,看着李文画的图纸,虽然她不是很懂这些技术性的细节,但能感受到李文的努力和认真。
“要不要我帮你什么?”她问。
“不用了,秦姐,您已经帮了我很多了。”李文感激地说。
秦淮茹点了点头,她知道李文是个独立的人,不会轻易麻烦别人。但她转头又看了看李文空荡荡的屋子,里面除了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便没有其他像样的家具,更不用说做饭的工具了。
“那好吧,你先忙,我去准备晚饭,你这里也没个做饭的工具,等会儿你就过来和我们一起吃点吧。”秦淮茹温柔地说道。
李文点了点头,感激地答应了。他知道秦淮茹家并不富裕,能够喊他吃口玉米糊糊,就已经很不错了,这让李文十分感动。
秦淮茹回到家中,开始忙碌着准备晚饭。她的婆婆贾张氏看到她多舀了一些棒子面(玉米面),立刻皱起了眉头。家里的粮食本就紧张,每多一勺都意味着全家人的口粮要少一分。
“淮如啊,你这是给谁多盛的?咱们家可经不起你这么大手大脚。”贾张氏不满地说。
秦淮茹轻声解释:“妈,今天李文回来了,我看他屋子里也没有做饭的家伙式儿,我想请他吃顿饭。”
贾张氏听了,脸上的不悦更甚:“咱们家日子这么紧巴,你还想着外人?孩子们都还饿着呢。”
秦淮茹心里明白家庭的困境,但她也知道李文刚刚恢复记忆,需要营养补充,而且他之前街道发的口粮也是自己家昧下了,所以请他吃顿玉米糊糊也不算太过分。
“妈,我知道家里不容易,但李文他身体刚好些,上次也给棒根买了肉包子吃。今天我少吃点,也让他喝口热乎的,就这一次,您看行?”
秦淮茹知道自己的婆婆是个小心眼,所以也尽量捡些好听的讲。
贾张氏虽然心里不高兴,但提到了上回的肉包子,她也就没有再说什么,毕竟两个肉包子5毛钱,还抵不过一顿玉米糊糊?
于是只是叮嘱道:“下次可得注意了。”
秦淮茹轻轻地应了一声,心里却有些沉重。她清楚,在这样艰苦的日子里,每一份食物都是珍贵的,这个月月底只怕她们家又要断粮了!
晚餐准备好后,秦淮茹让大儿子棒根去叫李文。
李文在画完图纸后,听到有人敲门,一看是秦淮茹的大儿子棒梗。棒梗还是个孩子,心里惦记着之前李文答应给他的包子。
“叔叔,你不是说还有包子吗?”棒梗一边说一边眼巴巴地看着李文。
李文笑了笑,拍了拍手上的灰尘,然后从纸袋里拿出两个肉包子递给棒梗。“这两个给你的。”他说。
棒梗接过肉包子,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谢谢叔叔!”他开心地叫着。
随后,李文跟随棒梗来到了秦淮茹家。虽然两家只隔了一间房,但李文知道去别人家里做客总不能空手而去,所以他特意带上了这两个肉包子。
贾张氏一开始看到李文还有些不悦,毕竟家里的经济状况让她对任何额外的开销都感到敏感。但当李文举起装着两个肉包子的纸袋,诚恳地向秦淮茹表示感谢时,她的表情缓和了许多。
“淮茹姐,这是我给你们带的,感谢你帮我打扫屋子,还请我吃饭。”李文说着,将纸袋递给了秦淮茹。
秦淮茹看着李文手中的包子,心里明白他的用意,便微笑着接了过去。“你这是何必呢,这棒子帮面可不值这些肉包子,我们邻居之间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贾张氏见状也不好意思再板着脸,便说道:“进来吧,正好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