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是个肥差。
可谓是朝廷上下油水最多的衙门。
洪武十八年,当时的工部侍郎麦至德,试任工部侍郎。
恰逢当时郭桓案发,麦至德被牵扯其中。
不但被查出侵吞宝钞金银,还贪墨鱼盐等税,被株连。
而后徐本任工部尚书。
但是也怪这位新任工部尚书运道不好。
朱元璋也意识到工部这个肥差,交给谁都不放心。
于是在洪武十九年,索性迁徐本为广东布政使,随后连续两年不再设工部尚书。
秦达能被朱元璋安排在这个位子上,足以可见朱元璋对秦达的放心。
而秦达此人,胆小谨慎,为官多年来。
不但不站队,更不攀附权贵。
朝廷交给他什么差事,他便办什么差事。
该他干的,绝不少干,不该他干的,连看都不会多看一眼。
而且如今工部也不止秦达一个尚书。
去年,朱元璋还是不放心工部这个油水衙门。
索性又添设了一位工部尚书。
两相监督之下,秦达更加谨言慎行。
不过朱允炆还是说道:
“有没有,孤自然不会听你一面之词。”
闻言,秦达诚惶诚恐,直接就给朱允炆跪了。
朱允炆笑着扶起他道:
“秦部堂不必担忧,举头三尺有青天。”
“此事孤定会彻查。”
“不会冤枉一个清官,不过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贪官!”
秦达连忙道:“臣定不敢欺瞒殿下,必助殿下查清此案。”
————
毕竟是朱允炆和朱允熥两个皇孙出面。
还有这么多勋贵子弟。
能发动的能量是巨大的。
从工部库房,查到贵州布政司留档在户部和工部的清单。
所有材料从出处,到被运到工部库房的所有过程,事无巨细,在短短三天时间内,全都呈到了朱允炆面前。
朱允炆和朱允熥,以及一众勋贵子弟正在东宫的一处偏殿中分头查找细节。
“找……找到了……”
在忙碌了整整三个时辰时候后,朱允熥举着一张凤阳府布政司的留档道。
朱允炆闻言猛然起身,一个健步就冲了过去,将那张录档从朱允熥手中抢了过来。
“凤阳卫千户所千户周缙奉命运送王府建材苏松至凤阳府段。”
“是日午时,腾骧左卫千户邓铎,奉命交接。”
“周缙以久未与邓铎相见为由,劝铎相饮。”
“铎推脱皇命在身,不敢误事,缙再三相劝,铎推脱不过。”
“是夜,二人大醉,铎与次日启程。”
朱允炆一边看一边念。
念完之后,朱允炆眉头紧锁。
“老三,你的意思是,当日晚上,周缙或许是故意将邓铎灌醉,趁机对建材动了手脚?”
朱允熥有些不自信道:“我……我只是猜测。”
“这个周缙,是江夏侯周德兴的侄子。”
“邓铎,可是宁河王之子,照理说,两人就算是有交集,也绝不会太多。”
“周缙见到邓铎的反应,有些不对劲……”
听着朱允熥的分析。
朱允炆只是思索片刻,便发现了这个揣测的漏洞。
“这周缙既然要对王府建材下手,从苏松至凤阳,这么远的路程,他动手的机会多的是,何至于等到到了凤阳再动手?”
“这个……可能是我多心了……”
被朱允炆质疑,朱允熥也不敢提出异议,当下便不自信地推翻了自己的猜测。
可一直旁听的徐增寿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