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代表着,各县田地,或多或少享受到了肥料的浇灌。
农户也学到了较为科学的种植方式。
具体到某个村或某个县,也许只会直观地发现粮食大丰收,但站到更高的层次,从整体来看,这种改变可以用“惊天动地”来形容。
打个比方,一名学生成绩普通,100分的满分,能考到80分,哪怕请名师辅导,大约也只能考到90分,进步了10分。
但如果学生成绩很差,往常考10分,那么有了名师辅导,就有可能考到60分,足足进步50分!
此时的汉朝农业就是如此。
与同时代的其它国度比起来,农业技术已经领先了一大步,但在张祯眼里,还是粗放种植。
稍一改进,就得到了巨大的回报。
稻谷最低亩产量,是幽州的一个县,一百九十五斤。
最高亩产量,是长安蓝田县,达到了三百零六斤!
至于麦子,最低亩产量是荆州某县,一百八十二斤。
最高亩产量也在长安,但不是蓝田县,而是新丰县,二百九十一斤。
各县数据相加平均,稻谷亩产量是二百五十六斤,麦子亩产量是二百二十三斤。
而在去年,关中之外的所有郡县,稻谷、麦子亩产量都没有达到一百五十斤,达到一百四已经算是罕见的丰收。
直观点说,相当于多了一倍的田地,收成翻了一番。
从十斤变二十斤,也许不算什么,只多了十斤。
但从二十万斛变四十万斛,那可就相当惊人了。
以上,还不包括皇庄。
皇庄稻谷种的是徐州三号,肥料也管够,实验田级别精心照料,亩产量平均下来是三百四十六斤。
麦子亩产量稍低,是三百一十二斤。
种过大豆的田地,比没种过的肥沃得多。
种植徐州三号的关中世族、辽东原乌桓三郡,成果也很喜人,亩产量都在三百二十五斤以上。
至此,张祯总算可以确定一件事,徐州三号成了,明年全面推广。
关中世族种植的四十个麦子样本,收成大不一样。
有五个达到了亩产三百斤,二十九个达到了亩产二百五十斤,另外六个在二百五十斤以下。
也就是说,最好的那五个,将是泛先接下来培育的重点。
未达到三百斤的人家,张祯都派了人去,说要补足差额。
但没一家接受,都说这是常有的事儿,而且麦种也不算很差,与家里其它的差不多。
有几家还说,长公主若执意要补差额,就是打他们的脸。
见他们如此,张祯也没有坚持。
接下来就是核定奖赏。
但凡超过亩产平均量的县,都赐皇帝手书“勤勉笃行”,靖国长公主手书“农桑为本”,做成匾额悬在县衙正堂。
前五十名,当年考核本县所有官吏皆为上等,包括课农司、肥料厂。
前二十名,另赐布匹、粮食。
前三名,加赐金银、书籍。
表现优异的课农司属吏、肥料厂属员、农夫,也以资鼓励,绝不让大家白努力。
因而从南至北,从上至下,皆是欢天喜地。
暂时没有得到奖励的也不气馁,鼓足了劲,准备明年争取。
不知不觉间,这成了一场农业大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