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姜月明用四个蛋炒了一盘菜,算是为囡儿考上县中庆祝。
桌上一家五口其乐融融,阿牛为了好吃的炒鸡蛋,冉冉为了自己能够上县中,姜月明跟纪利国也为囡儿拿到录取通知高兴,至于狗子被爸妈叮嘱着要跟姐姐好好学习。
狗子:“不是我不想!”
是我没能够。
一直以来狗子都有将姐姐作为自己的榜样,姐姐跟他这个学人精不同,姐姐很有自己的想法。有时候二狗觉得姐姐说出口的话特别正确,有时候他也确实没有明白姐姐要说些什么话。
在狗子跟爸妈辩论的时候,冉冉多夹了一筷子炒鸡蛋,不再是闷头吃饭。家里头很少有摆桌的时候,多数时候他们家都是在灶台上解决三餐的。
纪春看见坐在四方桌上吃饭的纪老二一家还有些诧异,她多看了一眼纪夏就告诉她,是纪冉冉拿到县中的录取通知书了。听到这样一个消息,纪春下意识问:“小姑呢?考上哪里了?”
“也是县中。”
“那挺好的。”纪春顿了顿。
“是啊,没辜负小姑一年的时间。”
纪春捏了捏肩膀。
可不是嘛!
幸亏考上了。
这一回要是纪知物没考上县中,得如何下台才好?
侄女拿到了录取单,纪知物没拿到,纪知物真的是一点儿脸面都要没了。
纪知物的分数可以说是擦边进的玉山一中,而纪冉冉的分数要高上一些。过得跟小说主人公生活的纪知物,实际上也没有十全十美,最起码脑子都不是纪家最聪明的人,单纯的念书还比不过纪冉冉。
纪冉冉会读书,能做生意,未来的日子差不到哪里去。能考上县一中还是有点本领的,得亏家里头支持纪冉冉念书,而纪冉冉本人心思也在念书上。
比别人更在意读书这一点,也算是纪冉冉幸运之处。这时候,念书是真的可以改变命运的,要是能成为大学生,说鱼跃龙门也不为过。
做生意算是见识了一些这个时代的事,了解到纪家这样子的也算是不寻常,这个家里头最不寻常的就是纪知物。
“小姑要是没考上县一中,家里头不知道要乱成什么样子吧。”
纪夏摇了摇头。
这种事情,他是想都不会去想的:“大姐没有的事情就别说了,小姑复读一年,她去年本来也是有机会念一中的,今年考上一中就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随便说说也没说错,要是小姑没能上一中,爷奶能让冉冉去玉山念高中?我想想也不会有这样的事情,纪冉冉的报到费都是要他们先垫着的。”
纪夏不太愿意说这事。
这都是没有的事情,有什么好假设的。
“冉冉考上一中是她自己的本领,她是爷奶的孙女又不是仇人,家里头怎么会不给她继续念高中。大姐你对爷奶的偏见太深,他们不是就顾着小姑一个人的。”
“就算是真发生这样子的事情,他们看不得小姑伤心,那小姑也不是这样的人。真发生这样的事情,小姑也会祝福冉冉考上一中的。”
“呵。”
纪春冷哼一声。
这家人碰到纪知物就没有理智可言。
家里人对原身的关心、爱护不是没有,却是有限,好在她压根不在意这些,又想到自己来到这个落后的时代,她没有理会纪夏的心情。
在县城里挣钱比在乡下容易,却也不是很简单。她倒是知道比特币会很有钱,但是现在是1980不是2008,再说了其实她也不知道比特币是哪年有的,哪年飞涨的,只知道后来几十万一个的比特币曾经千把块钱甚至几块钱。
她知道的后来是四十年后的事情了,到那以后她都将近60岁了。
那这之前都三四十年呢。
她还知道房子以后会很值钱,可是现在呢?
房子都不提买卖的。
再说了她有那个钱么,房地产的事情那都是多少年后的事情了!
眼下纪春能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玉山,初见玉山县城,她心里头想起后世的县城,说着繁华程度玉山县连后来的镇都比不上。
落后归落后,热闹归热闹,如今全国人口也有十来个亿,大城市的吸虹,尚未能够大放光彩。
比起在纪家高人一等的纪知物,纪冉冉都显得不再讨厌。
纪冉冉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堂姐记在心里头,听着旁人的祝贺,她喜笑颜开。爸妈开心,弟弟傻笑,隔壁邻居都有过来打听的。
真想出门溜达一圈!
柳树沟里的大家都晓得这件事最好,她根本不是什么谦虚的人,忙不迭想跟所有人分享喜悦。想着自己总算是考上县一中,一些烦心事都不被她记挂了,突然的其他的事情都显得不再重要,此时的快乐最为突出。
考上县一中的不仅是纪冉冉一个,小姑也拿到了县一中的录取通知书。爷奶本就打着让小姑上一县中的想法,奶奶允诺的钱,不会因为小姑拿到县一中的通知产生什么变化。这意味着,她肯定是能够报到成功的,等着假期过去她就能够成为一名县一中的高中生。
高兴归高兴,拿到通知书后冉冉就开始做去县城出摊的准备,这想法她之前就有了。姜月明、纪利国都是老实本分的人,甚至有些守旧。
就算是别人跟风卖凉粉,生意比他们要好了,他们也想不出个什么办法。能赚一点就赚一点,直到不太值得为止。
冉冉为自己的人生做打算,这会儿卖凉粉不至于被打成“投机倒把”,这就是个小买卖,在放开之前就有人做这样的小买卖,也不至于成为劳改犯。
这花费成本、精力、时间,冒着亏本的风险去卖凉粉,真挣到钱那也叫勤劳致富而不是投机倒把。
勤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错不了的。
虎子可以当保镖,他人高马大的站在一旁准没人上来找不自在。虎子的个头更是吸睛,到时候回头客要来都不担心寻不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