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整个玉山考上大学的就五十几个人。
玉山县的同龄人里一百人也不一定能凑出一个大学生。
纪冉冉没本事确定自己就是那百里挑一。
不过念大学是她生活里的指望。
不管能不能考上,她都要试一试。
一次不行就两次。
家里不支持她就自己养自己。
毕竟就算天上掉馅饼,那也得掉在年满十六周岁的幸运儿身上,而不是她。
跟四叔借钱,更重要的是表明态度,在所有人都关注的时候,表明自己想要念书的决心。
总不能够,自己都不为自己争取。
有了时间,冉冉开始看旧报纸。
她抄写着旧报纸上的“新闻”,这样的旧报纸很实惠。
新报纸是按照标价订阅的,而过了时效性的报纸是按斤称的。
新闻报纸,要及时才有效。
不过看旧报纸也比不看报纸好。
再说了学校里是有订阅报纸的,冉冉在学校里也会看最新的报纸。
前两年的报纸上就写过要以经济建设为首位的意思。
柳树沟离首都太远,离繁华太远。
“以经济建设为首位”与过去的许多年完全颠倒,他们有所听说,太多的人没有行动。
时间将人的思想固化。
改变?
那是比水往高处流更难的事。
不分明的对错让人迷糊。
所以柳树沟人们思想的变化不明显。
除了社论,报纸上有许多的新鲜事。全国各地的新闻,新举措、新榜样、新动态……
一切都欣欣向荣。
今年双抢冉冉肯定要下田的,粮食是最重要的。
晚上吃菜饭,吃惯了难咽的饭,偶尔依旧有割嗓子的的感觉。田地里回来的人一股发馊的臭味,冉冉端着饭碗在屋子外头吃。
天已经暗下来,仰头就可以看见星空。
月亮出现得晚一些,天空中有星星点缀着,不是一片漆黑。
用过晚饭,两个男孩放下碗筷就跑出去玩了,纪冉冉把饭碗洗干净。
用着余温热了水,正好可以用来洗碗。
没有油的菜碗,水一冲都差不多干净了。
刚将碗捧起,犬吠声越来越近。
狗叫声呼应着,再叫下去,它们都要返祖了。
纪春一行人从县城回来,没顾得上吃饭,她饥肠辘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