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钱的时候三姐让姜月明不用急着还钱,姊妹两个说着私房话。最开心的是提起懵懂无知的时光,那些没有后来丈夫参与的时光,还是一个女孩的时光。其实在做女孩的时候,也并非过上了享福的日子,只是如今再回想起来,记得更多的是当时的趣事。
嫁人之前,姜月明都没有细细想过自己会嫁给什么样子的人。在感情方面,她比同龄人更晚熟一些,姐妹也说她在这方面不开窍有些呆。就是这样的姜月明,相看了一次就嫁了人。她甚至没有跟其他男人家里谈过事情,懵懂之中家就成了娘家。
而丈夫的家,是婆家。
都是家,又都不是家。
这样的话,姐妹聊天的时候不会提起,孩子是他们生下来的孩子,有丈夫有孩子的地方是她们口中的家。
还没有成为一个母亲的少女时代,姜月明就知道家不是她完全的家。是她的父亲体弱多病撑不起一个家,是她的兄弟要闹着分家,家里的大堂都被一分为二,而她的东西被嫂子扔出大门外。
那时二姐知道这件事,说姜月明是蠢笨的,换做是她一根木棍都要敲过去。而她的母亲沉默地与她拾起一点点的被丢出门外的物什,姜月明依旧无法形容那时母亲看向她的眼神。
是有愧疚的吧。
因为父亲多病,是母亲用她小小的身躯撑起一个家。
姜月明的父亲值得称道的也只有那张脸,他长得像他的母亲,而他的母亲是当年十里八村有名的美人。姜月明从别人口中知道,奶奶是被爷爷害死的,那个男人说奶奶在玉米地里勾搭男人,将人在玉米地里打了一顿,自那之后奶奶的身体就不好了。
说是爷爷杀死了奶奶也不为过。
或许是报应,奶奶死了之后爷爷成了鳏夫,更没有人愿意嫁给他。
而他后来剩下来的唯一的血脉也是个体弱的病。
母亲是个小女人,却从来是严肃的,板子、鞭子打过来的时候生疼。可是母亲在打孩子的时候,她也会哭。
伤心孩子的不懂事,也难过孩子的苦命。
她说:“没办法,谁让你生到这烂泥一样的姜家。”
姜月明记得有一次,那年她还不到十岁,母亲抱着她哭,又像是梦呓:
怎么不聪明一点,从享福人家的肚子里爬出来。
偏偏要从我的肚子里爬出来。
……
一个女人,在这个没有什么家底的家,将这样多的孩子扯大,多是不容易的。
姜月明爱憎最分明的年纪里,大逆不道以为母亲与父亲结婚是苍天无眼。
像她爷爷那种人,就应该断子绝孙的。
上一辈的婚姻自然是盲婚哑嫁,与母亲比起来姜月明的命都显得不苦。
父亲跟母亲结婚的时候,父亲的身体就不大好的。
母亲家中但凡有个真正的长辈,就不会给家中的女儿说一户这样的人家。
受苦。
受难。
结婚十余年,姜月明不再说结婚真是悔了那种话。她还记得自己当初结婚还没有一个月,就跑回娘家,为了一点破事肝肠寸断……那种悔,现在回想起来都有点像玩笑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