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冉冉补交的学费,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关心了一下纪冉冉家里头的情况。
纪冉冉在班里属于年纪小的那一批,不过她完全没有不合群,给学生写评价,语文老师从来给冉冉写好话。
这两年跟前几年不一样,现在的学生要比前两年爱学习一点,前个五六年的时候,学生念初中就是混个文凭。
高考还未恢复的时候,学校里也不传授多少知识,老师也得不到什么尊重。
书里写了什么,老师讲了什么,那是完全不重要的。
在取消高考前,那是两个模样。
林老师自己的感悟还不够深刻,回城的知青说起过六几年的沪市。
那时,中学生很有升学压力。
数学要不丢分,才能够增大进入重点高中的机会。
进入全市最好的高中就意味着半只脚踏入大学。
如果去了女子学校,大概就没有多少考大学的可能。
不同的学校教育资源相差巨大。
冉冉是有可能进入县中的好苗子,又是语文课代表,林老师自然是希望自己教出来的学生有个好的未来。
现在的大学生包分配,考上大学代表着稳定的工作,体面的生活。
大学,几乎能够奠定一个人一辈子的衣食无忧。
林老师以往没有多想这件事,她把课本里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就行,有时候管好学生宿舍纪律。
她问冉冉:“你会继续念高中,对吧?”
高中,纪冉冉当然能够考上。
但是,读了高中离大学还有很远的距离。
家里头的事情多,没办法专心学习,纪冉冉去了高中也枉然。
“我肯定要念高中的。”她有在攒高中的学费,实际上她已经攒到了去县中念高中的学费。之所以没有补缴学费是因为她还需要攒钱,而学费没有交上去这件事能够让她不那样引起别人的注意。
“家里有什么困难跟老师说,考上高中是有补贴可以申请的,只要能够交上学费,高中是可以念下去的。你现在年纪又小,这时候出去打零工都没有大几岁的人受欢迎,还可能是没人要的。趁着这两年把高中念下来,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林老师很欣慰学生的坚定,不过还是不放心冉冉家里人。
“要是到时候考上高中,家里头不让你念,老师到你家里帮你跟你爸妈说。”
冉冉不让林老师误会家长:“我妈说卖夏粮也要供我念高中。”
姜月明的心意是真的,但是她能不能够做主冉冉不确定,家里面供她念高中最好,要是不成她还是得自己想办法。
春天能卖韭菜,夏天就能卖西瓜。
家里面属冉冉的成绩最好,就是复读的小姑,成绩也不如冉冉。冉冉的数学能够考满分,这对她来说不是难事。
在一件事上越在行,就越喜欢一件事。她能够比别人更快的做完一张卷子,拿到漂亮的分数。遇见数学上的难题,冉冉愿意花时间去弄懂,下一回这种难题又成了她擅长的普通题目。
做为语文课代表,冉冉有一手好字。
诀窍在她做题目不敷衍,写字不潦草。
“你有一个好妈妈。”
林老师记得冉冉还有两个弟弟,父母都是农民,家里头没有别的收入。供女儿继续念高中,对这样的家庭来说不是很常见的事。
毕竟他们连女儿初中的学费都不能够一次性交上来。
“林老师找你做什么啊,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