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一个农村小家庭,还搞什么宅斗不成。
纪春心中无奈,这个堂妹跟她想象中的可太不一样了。一个十岁出头的丫头片子,竟然就能够想这样多。
一个菜篮子能装几个鸡蛋的事,还要给她下脸色。
纪春没想起来自己哪里有得罪过这个堂妹。
拿着菜篮子装鸡蛋的时候,纪春才想起家里头根本没有那么多的鸡蛋让她来填菜篮子。
这不是在网上点一点鸡蛋就会送到家里的时代,每一个鸡蛋都是家里养的鸡的鸡屁股落下来。家里头的鸡蛋攒多了要卖掉,明明家里人都不够吃,却不得不用鸡蛋来贴补日常的销用。
鸡蛋换盐、换酱油是常有的事。
自己明明是到了八十年代,可是柳树沟原始极了。
王翠枝瞧见大女儿装鸡蛋,脑袋里还有些糊涂,家里头鸡蛋虽然没有到吃不上的地步,但家里头放鸡蛋的柜子王翠枝是锁上的。
女儿大病一场后身体虚弱,王翠枝大方了些煮鸡蛋给她吃,但纪春现在也没上学念书,不用准备一周的伙食:“拿鸡蛋做什么?”
纪春也不瞒着人,把刚刚发生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
王翠枝皱起鼻子,呼了个长气。
她眼睛朝西屋一白。
什么话也没说,什么话都说了。
侄女自己挣学费的事情,王翠枝也晓得,也不知道一个丫头片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字么认识就够了。
现在自己挣学费,是还想念高中不成。
高中哪里是谁都能念的!
王翠枝转头就去找姜月明说话。
“冉冉还喜欢做生意,脑子里是有生意经的。多读两年书,不仅是给家里增加负担,也是耽搁冉冉。”王翠枝也不说女孩读书没用的话,只说,“再说了你还有两个儿子,你跟利国要伺候土地,她要是毕业了还
能帮你照顾家里头。我看你马上就要轻松了,家里头的事冉冉那么能干”
纪冉冉确实挺能够折腾的,家里大大小小的活她都是能干一些的。现在年纪还小,年纪再大一点能做的活是要更多的。
女儿挣学费的事,姜月明比别人是要清楚的。分家的时候可没有分到什么钱,一瓶酱油一包盐,这个家也就分好了。他们家虽然有五口人,分家的时候却不是这样算的,家里孩子年纪小,算不上一个人口的。
“这件事情再说吧。”姜月明吃过没文化的亏,女儿是喜欢做生意还是喜欢念书,姜月明不至于看不出来。她是没本事又不是瞎了眼,聋了耳朵,“我女儿年纪还小,留在家里也干不了什么活,要是能读下去我肯定要让她继续读的。她才十三岁(虚岁),要是顺顺利利读下来高中也刚刚十五岁,这个岁数一点也不大的。”
十五岁的高中生,姜月明可真是能够想。
就那几把青菜能卖到什么钱,纪冉冉挣学费也就是弄个样子。几分钱一斤的青菜,就纪冉冉那点菜地真是种不出什么来的。一个学期下来可能能够补齐初中没交上去的学费,但全部的学费不是纪冉冉能够挣出来的。
初二的学费就要女儿自己挣一些了,怎么可能让女儿继续念高中。
王翠枝笑着说:“你女儿读书读得早好,刚才我都不记得这种事情。不过要是要读高中,学费好像不能欠的。家里这种情况,到时候压力很大的。我看冉冉如果是懂事情的,肯定不会今年去念高中。不过我也没想到,刚刚分了家你家里就有给女儿念高中的钱,分家的时候”
分家的时候,分的东西都摆在明面上,家里可没多少钱的,只是分到了在下一年粮食收获前饿不死的粮食。
纪冉冉念不念高中,对老二家里来说,往来还蛮大的。就光说学费一个学期也有八九块钱,一年二十来块钱,还有食堂的伙食,其他的支出,林林总总一年的支出可不小。要是她不念高中,学杂费都是省下来的,还能帮着家里头做事情。
老二家里头初二的学费都不能够一次性交上去,哪里供得起侄女念书。
“我想着能多读书就是好的,我们那时候没有机会念书,现在女娃娃也能上学。要是冉冉能有高中念,家里头粮食卖掉也是能供她念高中的。城里人觉得好的事情,差不到哪里去吧……”姜月明说话的声音不大,但字字清晰。
“粮食……”王翠枝咋舌,没想到老二家有这样坚定的信念供纪冉冉继续念书,卖粮食都说上了。要是卖夏粮,纪冉冉是真的能够念高中的。
“就算读书是好事,也要考虑家里的情况。小孩子不懂事,我们现在自己当家,家里也不是一张嘴的。大人饿肚子,要小孩子跟着饿肚子啊。”王翠枝不赞同姜月明的做法,这话说出口的时候就是没有好好思量过的,老二家又不是只有纪冉冉一个孩子,除了纪冉冉外还有两个儿子的。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就家里头那三四亩地的产出,要供几个孩子念书,实在是不太容易的。姜月明的娘去得又早,娘家那边的帮助也少,姜月明想要做的事还真没有那么容易做到。
姜月明说出卖夏粮供纪冉冉念书,纪春都要高看姜月明一眼。
姜月明是穿越的吧!
砸锅卖铁要供女孩念书的劲,根本不像这个时代的农村人。
这个年代的大学生老值钱,要是纪冉冉争气,还真的能够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本来还觉得两家的情况是相近的,现在一看原身二叔家对女儿要比原身父母对女儿要好。
纪利国回家的时候被王溪说了几句,他不相信自己的女儿是能够跟妹妹较劲的人。纪知物是纪冉冉的姑姑,纪冉冉哪里会那样没大没小的。
“你非要让女儿念高中,就是要跟知物较劲?”
纪知物是公婆的宝,纪家几个兄弟也是宠着唯一的妹妹的,姜月明哪里会让女儿跟小姑子较劲,那哪里是比得过来的,“我今天就是在翠枝过来的时候,说要是女儿能念高中家里是要供她念的。”